河洛文化旅游節,除了吸引游客、凝聚人氣,還為縣域與外界的交流搭建了平臺,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助推器”。如何利用好節會,帶動縣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表看法。
搭建平臺,助推縣域發展
“節會凝聚人氣,人氣增加收入。”經營農家賓館的嵩縣車村鎮銅河村村民孫占國深有感觸,“前段時間白云山舉辦登山節就是最好的例子,游客多了,收入高了。”
汝陽縣西泰山旅游區管理局副局長盧亞樂說,近年汝陽縣通過舉辦杜鵑花節、炎黃文化節、漂流節等節會,拉長了汝陽的旅游旺季,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目前,以餐飲、交通、住宿、購物為主的旅游產業鏈正在汝陽形成,尤其是鄉村休閑游的規模和效益得到持續提升,直接帶動3萬余人就業。
在盧亞樂看來,節會帶來的最大利好,是通過這一平臺,簽約了大批招商引資項目。對此,欒川縣新聞中心副主任李艷表示認同。她說,每年我市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游節及縣里舉辦的各類節會,搭建了縣域與外界加強交流、共謀發展的平臺,對于縣域招商引資、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產業扶貧工作等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近年,各類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節會越來越多,受到市民好評。”洛陽師范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張國強說,縣域旅游發展要與市區銜接互動,避免就縣域談縣域,讓特色節會成為市區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抓手。
創新形式,突出營銷實效
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要統籌考慮和整體謀劃旅游宣傳營銷工作,創新營銷手段,策劃個性營銷,突出營銷實效。
“這兩年,欒川、嵩縣‘打包’營銷的手段就很搶眼。”家住瀍河區的喬全邑說,由旅游部門主導,整合縣域旅游資源,借助節會平臺“打包”宣傳、集體營銷,比各個景區單打獨斗更有競爭力,對于普通游客來說,也更有誘惑力。
下個月,洛寧就要舉辦第十二屆上戈蘋果節。洛寧縣旅游局局長任紹星說,今年蘋果節期間,主辦方將組織多項專項活動,如蘋果種植技術交流、高峰論壇及圍繞蘋果產業的旅游項目,“形式越多樣,交流越暢通”。
洛陽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韓洪濤認為,做好縣域資源的內部整合還不夠,還要主動與市里的兩大節會“牽手”,一來能擴大影響力,二來能提高縣域辦節檔次和質量,縣市互動,互利共贏。
好酒也怕巷子深。張國強的建議是做好攻略、廣泛宣傳。現在人們出行前都喜歡上網查攻略,相關縣(市)應該做好統一的三日、五日等不同景點組合的旅游攻略,印制成精美的畫冊或宣傳頁在賓館、酒店等地免費發放;制作獨具風格的宣傳片,利用各種渠道做好宣傳,“樹了口碑,自然不用擔心游客不上門消費、商家不上門投資”。
準確定位,發展特色產業
《中共洛陽市委 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現代城鎮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一核兩區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推動北部城市發展區產業協同發展,強化核心帶動作用;推進南部生態涵養區特色發展,強化生態引領效應。
“縣域發展,首先要在全市‘9+2’工作布局中找到準確定位,在產業、交通、文化、旅游等領域先行先試。”張國強認為,偃師、伊川、宜陽、新安、孟津、吉利等六個城市組團要圍繞中心城區這個核心,按照“產業承接、交通連接、生態對接”的發展思路,加快構建便利的交通設施。有了方便的交通圈,才能促進良好生態圈、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
韓洪濤表示,各縣(市)要根據實際情況確立自身產業體系,深挖潛力做出特色,避免同質化。洛寧、嵩縣、欒川、汝陽作為我市南部的生態屏障和生態旅游體驗地,應注重生態承載力提升,重點發展旅游產業。同時以產業聚集區為載體,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如洛寧重點培育和發展輕工業制造、林產品加工、鉛鋅精加工等主導產業,欒川重點培育和發展生態休閑旅游、鉬鎢精加工等主導產業,嵩縣重點培育和發展中藥材種植、金鉬精加工等主導產業。
- 十一假期洛陽將增開30趟臨客 2016/9/27 11:24:31
- 河南省首屆“洛陽·老城杯”河洛大鼓爭霸賽決賽開賽 2016/9/26 10:45:52
- 2016中國夢·華夏之韻合唱周落幕 2016/9/26 10:45:08
- 千位四川老人乘專列游洛 2016/9/26 10:14:43
- 辦好河洛文化旅游節大家談:強化市場運作 推動產業發展 2016/9/26 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