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欧美亚洲国产最大,久久亚洲国产精品尤物,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欧美,久久毛片网站,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免费免费,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旅游動態 >> 地市信息 >> 正文
洛陽:傳承歷史文脈,讓城市名片更加響亮
http://www.b6man.com 2016/10/18 14:20:44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

  煌煌祖宗業,永懷河洛間。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 項6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 處。

  市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在傳承保護中留住文化根脈。守正方能出奇,繼往才能開來。洛陽市將加快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動歷史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設、融入群眾生活,把洛陽打造成傳統與現代交匯、古韻與新風交融的歷史文化名城。

  1 文物保護利用好,將文化符號融入城市建設

  每天早晨,都會有不少市民聚集在定鼎門遺址南側的公園中,放松身心、鍛煉身體,不遠處的城墻成為他們最美的背景。與大家在電視劇中、旅游景區里看到的城墻不同,這些城墻的“顏值”不算高,沒有整齊的青磚砌在外側,而是黃黃的土色。

  “歷史上,隋唐洛陽城外郭城的城墻就是夯土形式,現在這樣的風貌和真實歷史相同。”隋唐城遺址管理處處長王麗娟這樣說道。在她看來,既然要展示大遺址,就要更加貼近歷史。

  市文物局局長余杰介紹,洛陽市現有世界文化遺產3 項6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2 處,其他不可移動文物近9000 處。將它們利用好,從而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繁榮發展,豐富城市精神、激發正能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是河洛兒女的共同心愿。

  下一步,洛陽市會建設隋唐洛陽城、漢函谷關、漢魏洛陽故城等一批遺址公園項目,二里頭夏朝遺址博物館籌備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市十一次黨代會還提出,推動歷史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設、融入群眾生活,積極做好歷史名城、名鎮、名街、名村保護建設,留住老洛陽的“底片”,建好新洛陽的“客廳”,把洛陽打造成傳統與現代交匯、古韻與新風交融的歷史文化名城。

  2 深入發掘,讓歷史文化資源變成資產

  前不久,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在成都閉幕,洛陽博物館帶去的數百件文創產品被搶購一空,是什么受到如此熱捧?

  洛陽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產業開發中心主任張波說:“ 這些文創產品是根據我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東漢石辟邪設計的,我們都稱它‘ 辟邪君’。”此次他們帶往成都的辟邪系列文創產品包括辟邪牛角梳、掛飾、抱枕等,價格從一元到數百元不等。

  設計生產出“辟邪君”,洛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們付出了許多努力。“ 我們館做文創產品已經有幾年了,但之前其實一直停留在‘文’上,算不上‘創’。”張波說。那些產品確實工藝精美,文化內涵豐富,但很難滿足現在的消費需求。

  今年,他們加大了創新力度,將寓意美好的辟邪擬人化,變得更萌更漂亮,由此設計出了系列產品。同時他們還與生產廠家進行合作,引入社會資本,廣受追捧的“ 辟邪君”就這樣橫空出世。

  洛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讓文物元素在生活上有更多拓展利用的空間,推出更多深受人民群眾喜歡的復仿制品、文具、郵品、生活用品、服飾等,讓民眾把“博物館”“文物”帶回家。

  3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美麗回憶

  “一二三四五呀,金木水火土呀。天地分上下呀,日月同古今呀……”這首硪工號子,已經在黃河岸邊流傳了千百年。當年,只要有修筑堤壩的工地,就有這悠揚的號子伴隨著“咚、咚”的打夯聲響起。然而,隨著機械化設備的普及,硪工號子漸漸被馬達的喧囂所掩蓋,會喊號子的老人也越來越少。

  “對于傳承情況較好的項目,我們支持其創新發展;對于類似硪工號子這樣傳承困難的項目,我們一方面給予技術、資金支持,一方面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他還介紹,《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

  產保護條例(草案)》于近日公布并征求社會意見,標志著洛陽市將進一步加大傳承保護非遺項目的力度。

  值得欣慰的是,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非遺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甚至孩子的喜愛。常智樂是河洛大鼓的一名推廣人,他把目標鎖定在校園,為學生提供河洛大鼓的入門教學,短短兩年間已培訓學生近千人次。

  今年9 月,洛陽市對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進行了公示,年青一代的入選成為不小的亮點。3 名90 后、10 名80 后入選其中,涉及洛陽水席制作、瓷窯燒制技藝等多個領域。

  市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這不僅需要非遺傳承人不斷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閃光點,結合時代審美做出創新;也需要市民更多地關注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收藏當中。

作者:潘立閣 通訊員: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網友評論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