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洛陽民俗博物館組織人員赴蘇州市,一次征集到各類南方匾額162塊。目前,這批新征匾額中的部分精品正在該館展出。
近年來,洛陽民俗博物館一直致力于古代匾額的征集,先后從我省及山西、湖北等地征集回古匾1370余塊。為保護和展示這些匾額,我市近日在該館西側開工建設了洛陽匾額博物館。為進一步豐富館藏匾額的數(shù)量和內容,近日,洛陽民俗博物館南下蘇州,征集到南方匾額162塊。這些匾額分布于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份,具有鮮明的南方特色。
洛陽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介紹,這些匾額形制有別于北方匾額粗獷厚重的特點,多數(shù)狹長輕便,部分匾額形狀如展開的書卷或扇面,極富文人氣息;匾額紋飾雕刻精美、雅致,其中一些以竹子作裝飾,顯得清新素雅,加之南方氣候濕潤,色彩保存較好,富有吉祥喜慶氣息;多有長篇跋文、弁言,有些匾額的匾文書寫格式、布局也有別于北方。
這些匾額內容涉及堂號宗祠、官府門第、婚喜壽慶、科舉功名等,其中堂號匾就有10塊,如“務本堂”、“愛竹堂”、“紹裕堂”、“錦文堂”、“培元堂”、“樂義堂”等,彌補了該館堂號匾館藏的不足,這些也是研究河洛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淵源、聯(lián)系以及姓氏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再如征集的“期頤”匾額為“百歲”的代稱,豐富了該館祝壽類匾額內容。
這些匾額的年代以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居多,歷史悠久,且所征匾額絕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不乏歷史名人、書法名家題寫,具有重要的文學、歷史和書法價值。 〔資料圖片作者: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