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宋都御街走進午朝門,潘楊二湖夾持著筆直寬闊的御道,直達一座巍然聳立的宮殿,居高臨下,龍蟠虎踞,建筑精美,氣勢雄偉。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龍亭,傳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坐的金鑾殿。
后周世宗柴榮駕崩不久,大將趙匡胤便發(fā)動了“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占領了東京。事情到此并沒有完,如何處置好小符太后和年方七歲的小皇帝,讓天下人口服心服、名正言順地當上皇帝,才算大功告成。他環(huán)顧四周的親信,道:“諸位說說這出壓軸戲怎么唱?”
趙光義一躍而起拔出寶劍:“兄長,干脆把她娘倆宰了,免留禍根!”
“胡鬧!我和周世宗同打天下,情同手足,如今奪了他的江山,怎忍心再殺他的妻兒!”
“那就先將她母子囚禁起來,嚴密看管,待大局安定后再行處置。”
趙匡胤搖頭道:“不妥,豈不讓天下人笑罵我欺負孤兒寡母。”
謀士趙普拱手道:“陛下仁慈為懷,恩澤廣布天下,豈不容一婦人小兒,南郊天清寺清靜幽雅,將也娘倆請到那里居住,優(yōu)厚待遇,安享清福,誰還有話可說?”
“此議甚好,正合我意。此外,我要登基稱帝的事,你有何高見?”
趙普侃侃而談:“堯舜禪讓,古已有之。只要萬歲對小符太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她一定會顧全大局,將皇位讓賢。”
趙匡胤大喜:“好,愛卿果然是宰相之才,就照你說的辦!”他說罷便在文臣武將的簇擁下闖進皇宮。
后宮亂成一團,年方十八的小符太后,從來沒有經(jīng)過大陣勢,只會抱著周恭帝放聲痛哭。小皇帝嚇得尿了一褲,連話也說不出來,娘倆見趙匡胤進殿,渾身打顫,等著殺頭。
趙匡胤和顏悅色地請了安后,來到周世宗遺像前叩拜,聲淚俱下:“先帝,非我不忠不義,實是部下威逼。我如果不依,他們就要大動干戈,你妻兒的性命都將不保。實在是迫不得已,我真對不起你的在天之靈啊……”
小符太后見他并無惡意,大著膽子上前道:“先帝臨終時曾托孤子將軍,你一定要為我母子做主啊!”
趙匡胤拭干眼淚,假惺惺地道:“有我在,看誰敢動你母子一根毫毛!皇嫂放心,我自有安排。”
他前腳走,趙普、趙光義和一群將士后腳進,嚇得小符太后和小皇帝緊緊抱在一起,趙普上前深施一禮:“太后深居后宮,不知天下大勢,臣愿剖析。先帝去世,主少國疑,如今列國紛爭,遍地烽火。我朝外有強敵,內(nèi)有饑荒,內(nèi)外交困,人心不穩(wěn)。不知太后有何治國安邦的良策?”
“皇帝年幼,少不更事。我一女流胸無點墨,國家大事全靠你們做主……”
“趙點檢文韜武略,力撐全局,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解萬民于倒懸,如今受全軍上下?lián)泶鳛樘熳,實在是上順天意,下順民心,請(zhí)竺鞑臁?rdquo;
“這……”
“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趙光義向諸將做個手勢,板著臉道,“自古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何去何從,快說!”
諸將一齊拔出寶劍,厲聲喝道:“別占著茅池不拉屎,趁早讓賢!”
“這是做什么?!”趙普做好做歹勸退諸將,親熱地拉著小皇帝的手說,“你把這寶座讓給趙點檢坐好嗎?你搬到天清寺住,可以讀書,玩耍,放風箏,捉蟋蟀……”
柴宗川到底是個孩子,拍著小手連聲道:“好,好,我天天坐在這龍椅上難受死了,讓誰坐都行……”
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這娘倆還有什么路可走?小符太后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道:“只要能保住先帝一脈,我母子情愿禪讓帝位。”
第二天,龍亭上旌旗招展,鼓樂齊鳴,大殿里正隆重舉行禪讓大典。大家都明白,“禪讓”是假,逼宮是真,不過武戲文唱罷了。趙普宣讀了禪讓文告,詔示天下,柴宗訓在小符太后攙扶下交出了傳國玉璽。趙匡胤假意辭謝幾句,就登上皇帝寶座了,小符太后強壓悲痛,按住柴宗訓一起跪倒,行禮如儀,三呼萬歲。趙匡胤頒布發(fā)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優(yōu)待帝母子,賜柴氏鐵券文書,保證柴宗訓及其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這一招深得人心,宋朝很快鞏固了政權(quán)。
趙匡胤沒有食言,柴宗訓母子搬到南郊天清寺后,受到優(yōu)厚的待遇。田園風光,母教子讀,自得其樂。他倆覺得過去國事困擾,窮于應付,就好像坐在火肇受煎熬,還沒有現(xiàn)在當一個平民百姓舒坦哩?上Ш镁安婚L,宋太祖駕崩,御弟趙光義繼位。此公心狠手毒,對被廢黜的太后和皇帝很不放心,略施小計,便讓母子倆“壽終正寢”。這是后話。
今天,龍亭大殿里陳列著一組彩塑蠟像,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當年趙基胤登基、大宴群臣的歡樂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