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拉開窗簾,驚喜不已,終于下雪了。迫不及待背上攝影器材,再次頂著呼嘯的北風直奔扎龍丹頂鶴保護區(qū)。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雖然盼望,但還是有點猝不及防。因沒有做防寒準備,單薄的衣服禁不起寒風的撕扯,乍來的冰雪,讓我不禁連打了幾個冷戰(zhàn),加快了腳步——我可不想錯過每天難得一見的放飛丹頂鶴時的壯美畫面。另外我還有個奢望,希望這次進入扎龍能夠看到少見的野生丹頂鶴的芳容。
突然,響聲沖天的鶴鳴劃破清晨的寂靜,一聲高過一聲,在上空盤旋,在廣闊的蘆葦蕩間回蕩。我尋聲遠遠望去,萬白叢中幾點紅寶石般的鶴頂奪目而神奇,如火苗似的倏然消失在蘆葦蕩中,更顯神秘,更讓我篤定要捕捉到丹頂鶴戲雪成舞的美景。
以往這種場面是極其罕見的,近幾年因當?shù)貧夂蜃兣,入冬偏晚,冰凍期縮短,冬季里也可以找到食物了,它們中一些聰明點的家伙便不愿再受南飛的疲勞和辛苦,留守在扎龍。
扎龍?zhí)諘,蘆葦太浩蕩,回聲太遠,剛才的鶴唳不能作為我尋找鶴蹤的向?qū)А?jù)保護區(qū)養(yǎng)鶴放鶴專家許寬的指引,我向著丹頂鶴經(jīng)常出沒的方向走去。也許是我的咳嗽聲驚擾了它們的美夢,又是幾聲鶴鳴,我能感覺到我離它們很近了。
繼續(xù)前行,兩只鶴從蘆葦蕩中振翅沖天,鳴叫著,盤旋著。叫聲似乎喚醒了其他同伴,呼啦一聲飛起來十來只成鶴。來不及多想,我舉起相機繼續(xù)捕捉那些拍打著翅膀,互相追趕著、漸漸連成一條直線的鶴群。也許是它們天生的白羽太過純潔,肉眼看去,它們的身影勝過初雪的潔凈,略帶耀眼的銀光。起初它們一歙一動拍打著翅膀,之后便一直舒展著翅膀,在天空中擺著絕美的Pose,一圈圈盤旋。
幾分鐘后,它們落在遠處一片空曠的雪地上,我貓腰尾隨向鶴群靠近。只見兩只較高大的鶴先是警惕地望向四周,見沒有動靜,便開始像其他的鶴一樣悠閑徜徉,自得其樂。它們或銜雪后仰天長鳴,以示歡欣;或俯身展翅在雪地上洗澡,高雅美麗;或靜立梳洗,端莊秀氣。一只鶴正用左爪輕搔紅頂,就像家貓撓癢癢一樣,真是難得一見,妙趣橫生。后來與老許交談得知,這純屬“高難度”動作,遺憾的是蘆葦影響了我對焦,沒能將這一彌足珍貴的場景永存下來。氣溫太低,相機在外面裸露太久,后來我要拍下一對鶴夫妻共同為小鶴梳理羽毛、極具人性的一刻時,竟然沒電了,直到現(xiàn)在我還為此耿耿于懷。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準備返程時,看到不遠處地勢稍高一點的地方有兩個醒目的紅頂。循影靜靜靠近,兩只丹頂鶴正相互對視,我想我讀懂了:這定是在宣誓愛情。?菔癄,忠貞不渝,這正是丹頂鶴留給我美麗外表以外的至真至誠。
資料:丹頂鶴一直是中國人喜歡的珍禽。2007年4月,國家林業(yè)局已將丹頂鶴作為唯一“候選國鳥”上報給國務(wù)院。建于1979年的扎龍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嫩江的烏裕爾河下游,面積達21萬公頃。1992年被首批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保護區(qū)。全世界現(xiàn)存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扎龍濕地就有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鶴、白頭鶴、灰鶴6種。由此,扎龍保護區(qū)贏得了“鶴鄉(xiāng)”的美譽。
交通:去扎龍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先要到最北部大都市齊齊哈爾市,在市區(qū)火車站、一些大的廣場都可乘坐中巴前往,約30分鐘到達保護區(qū)。
食宿:住宿可在保護區(qū)的夢鶴苑主題公園。這里有地道的農(nóng)家菜,一天吃住含門票僅100元/人。夢鶴苑不僅是丹頂鶴的學習、觀摩、交流基地,還設(shè)有扎龍鳥館、世界鶴類館、鶴攝影藝術(shù)館、天鵝館等七個展館,可以學習到一些丹頂鶴的科普知識。
特別提醒:以往每年9、10月份扎龍丹頂鶴就會往溫暖地區(qū)南遷,約11月中旬陸續(xù)抵達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qū)、江蘇鹽城越冬地避寒。如今隨著氣候和環(huán)境變化,不少丹頂鶴選擇留守扎龍過冬。雪地丹頂,妙不可言,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