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繁塔的有什么故事?
http://www.b6man.com 2008-3-31 來源:網(wǎng)絡(luò)來源 點擊:次
開封有兩座高塔,一座叫鐵塔,一座叫繁(音婆)塔。當(dāng)?shù)赜芯渌字{:“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搭繁塔腰!”這就是說,兩座塔要站在一起比個子,繁塔活似景陽崗打虎的武松 ,而鐵塔就像賣炊餅的武大郎?墒,現(xiàn)在的繁塔反而比鐵塔矮了一大截,這是咋回事呢?
明太祖朱元璋和歷代皇帝一樣,妃子難以勝數(shù),兒女也成群結(jié)隊。他生怕將來兒子為爭奪天下而互相殘殺,重演唐朝“玄武門之變”的悲劇,因此采納了軍師劉伯溫的主意,把太子朱標(biāo)留在身邊,其余的兒子全都分封到各地為王,廣賜良田,不理軍政。諸王對于中央猶如眾星拱月,既可以鞏固一統(tǒng)江山,又可以打消他們爭奪皇位的野心。
明太祖到了晚年,太子朱標(biāo)忽然得急病死了,打亂了他的精心安排。按照“父死子繼”的規(guī)矩,將來應(yīng)由長孫朱允繼承皇位。這一來倒叫朱元璋心里犯開了嘀咕:允是個乳臭未干的娃娃,他一旦登上大寶,能壓得住陣腳嗎?他的叔叔們能服服貼貼不鬧事嗎?老頭子最擔(dān)心的一個是封在北京的老四燕王朱棣,一個是封在開封的老五周王朱肅。這兩個兒子文韜武略皆備 ,曾追隨他南征北戰(zhàn),為建立朱家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要是他倆在他百年之后覬覦皇位,大動干戈,明朝江山將要毀于一旦。這時候,那些開國元勛、賢臣謀士,早讓他挖空心思趕盡殺絕,隱患固然消除,但也無人為他分憂了。他苦思冥想,決定親自帶著長孫允和監(jiān)察御史王樸,秘密到北京和開封巡視,只要發(fā)現(xiàn)誰有異心,就斷然處置。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周王朱肅和燕王朱棣都得到了父皇要來巡幸的情報。他倆各自召集親信,揣摸老頭子的來意,緊鑼密鼓,暗中進行布置。
明太祖一行輕車簡從先到北京,直奔王府。府門前冷冷清清,無人守衛(wèi);府內(nèi)更是寒酸,窄小簡陋。燕王朱棣身穿綴著補丁的衣服正和王妃在庭院里澆菜,像一對知足常樂的農(nóng)家夫妻。他一見父王,面帶驚異,匍伏在地,連大氣也不敢出,就是對年幼的允也同樣畢恭畢敬,奉若神明,顯然把侄子當(dāng)作未來的皇帝。老頭子滿意地捋著胡子,懸著的心放下一半,監(jiān)察御 史王樸冷眼旁觀,心中不以為然。 朱元璋對燕王夫婦的循規(guī)蹈矩著實夸獎一番,然后就啟程來到開封。他們站在黃河大堤上遠眺,繁樹煙花,鱗次櫛比,參差十萬人家。想當(dāng)年,和元軍逐鹿中原,朱元璋曾親臨開封指揮作戰(zhàn),擊潰了元主力,敲響了元朝的喪鐘。攻克汴京后,他曾考慮定都開封,但終因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四面受敵而作罷。如今舊地重游,怎不叫他感慨萬千呵!允到底是個孩子,拍著小手叫道:“開封城可真氣派!”王樸笑道:“殿下,開封乃七朝古都,素有‘汴京富麗天下無’之稱。詩人曾吟道:‘ 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 允童言無忌:“開封原來是個出皇帝的地方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元璋心里“咯噔”一沉,心想,開封的王氣太盛,將來恐怕這里要出麻煩,決不可掉以輕心。
周王朱棣打探到父皇一行已到南郊看繁塔去了,心中暗自慶幸 ,多虧謀士有先見之明,已將繁塔修繕一新,老頭子看了一定開心。繁塔在天清寺內(nèi),造型奇特,六角九層,層層壘磚,磚磚坐佛。天黑了,塔尖上太陽不落,下雨天,塔腰里行云閃電,高得很哩!朱元璋觸景生情,往事歷歷在目。那年,他的帥帳就設(shè)在繁塔頂層,居高臨下,全城盡收眼底,敵軍活動一目了然。四鄉(xiāng)鄉(xiāng)民城冒矢石,送糧送柴,支援義師;城內(nèi)百姓里應(yīng)外合,牽扯制敵軍,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他駝籌帷幄,一場惡戰(zhàn)把元軍打得落花流水。他一直迷信繁塔風(fēng)水好,菩薩靈,庇護他成就了帝業(yè),所以當(dāng)眾將向他祝賀時,他笑指高塔道:“開封在捷,此塔當(dāng)立首功。”故而,他一來開封便要先游繁塔。王樸仰望高塔,贊嘆道:“萬歲,此塔真是神工鬼斧,巧奪天工呵,怪不得當(dāng)?shù)匕傩照f ,開封的靈氣都集中在這座塔上。” 此時,陽光燦爛,白云繚繞,繁塔金碧輝煌,直插天際,散發(fā)出奇光異彩。朱元璋忽然起了疑心,這一派吉祥瑞兆莫非預(yù)示著開封又要出真龍?zhí)熳訂?一瞬間,他欣喜之情煙消云散,表面上不動聲色,心里卻像開了鍋。
作者:網(wǎng)絡(luò)來源 通訊員:--
(責(zé)任編輯:henan2)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