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的Pfingstsonntag,
我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上聽著Jolin的《布拉格廣場》,
記得當時,
歌是這么唱的,
“我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在許愿池投下了希望...”
ok,入鄉(xiāng)隨俗,咱也許愿,
寶馬奔馳,
卡梅隆迪亞茨......
如果說巴塞羅那是一首沸騰的Flamenco,布拉格則像極了一曲優(yōu)雅的Waltz。
刮著歐洲的中世紀風,發(fā)思古之幽情。流連于街邊的水晶小店,里面閃著七彩奇光,眩目迷幻,撩人眼球,而且價格靠譜,讓人愛不釋手,可惜易碎品不便攜帶,最是煩惱。
黃昏,漫步在查理大橋,夕陽下波希米亞金色城堡,讓人憶起《諜中諜 I》和《皇家賭場》中的些許驚艷。
不過這次陷得最深的卻是距離布拉格兩小時車程的一個溫泉小鎮(zhèn),畢竟布拉格游客和騷人居多,而Karlovy Vary確是實實在在的休閑勝地,地方小小,名氣大大。小鎮(zhèn)色彩斑斕,拼接出了塔羅牌的幻色,加上環(huán)山始終霧氣妖嬈,一如《魔戒》中的精靈仙境,當場看迷了眼。
當然,去布拉格之前還是做了些許功課的,比如說,本著對浮生愛情的渾渾噩噩惡補了《布拉格之戀》,結(jié)果發(fā)覺是R級情色片,于是用4x的快進看的,最后硬是連情節(jié)都沒記住,甚是恍惚。
另外此次也感受了一番卡夫卡,一個宣揚“壓抑之美”的歐洲文壇巨匠。記得有一次選修課,老師就問有誰讀過卡夫卡的作品,齊刷刷玉指芊芊一排,本來想濫竽充數(shù)避文盲之嫌的,后來一看,舉手的全是小妞,第一印象以為卡夫卡是寫愛情小說的,然后在布拉格的時候有個法國女生跟我介紹她讀過卡夫卡的什么關(guān)于昆蟲之類的一本書,第二印象以為他是寫動物世界的,后來知道人家是歐洲文壇Top10之后,嚇得我接著不敢產(chǎn)生第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