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人、海嘯、香米是我去泰國之前的最初的印象。而幾天的行程下來,“風(fēng)情萬種”卻成了我對普吉島印象的概括。
他鄉(xiāng)看到“小桂林”
沒有去過桂林,不知道桂林什么樣。但是,小學(xué)課本里對桂林山水的描述就成為我對桂林山水惟一的印象:桂林奇異的山和漓江清澈的水。而在普吉島,有個地方叫做攀崖灣,都說它的風(fēng)景與桂林的山水很相像,因此被當(dāng)?shù)氐娜朔Q作“小桂林”。這個“小桂林”是在距離普吉本島兩個小時船程的地方。
四周都是島,這里屬于內(nèi)海,所以波浪并不大,坐在游船上的感覺好像是坐在搖籃一樣,輕輕地?fù)u蕩。船在前進(jìn),周圍的海島從我們身邊輕盈地后退。大自然的造化讓這里的海島充滿了變幻,有的如面包,有的如匍匐的老人……
來普吉島之前,我也曾經(jīng)出過海,也見過島。比攀牙灣更綠的海也有,比攀牙灣更美的島也有。但是,比攀牙灣綠的海沒有這么美的島,比這美的島沒有這么綠的海,即使有這么綠的海和秀美的島,卻沒有這么藍(lán)的天。天是蔚藍(lán)的,而層次分明的白云剛好頂在我們的頭頂上,好像隨手就可以觸摸到它。海風(fēng)、陽光,于是有人干脆就脫了衣服在船頭的甲板上享受日光浴。
當(dāng)然,攀牙灣最出名的要數(shù)割喉島。這個名字起源于007電影《割喉島》,該片在這里拍攝。這里,處處都是奇形怪異的礁石洞。泛一葉小舟穿行于各色的島嶼、紅樹林、鐘乳石洞之間,愜意無比。
喧囂的芭東之夜
沒有去芭東就等于沒去過普吉島。對于芭東的印象是那場海嘯帶給芭東的災(zāi)難。芭東海灘距離市區(qū)15公里,是普吉島上最熱鬧的海灘。這個月牙型的海灘是進(jìn)行各種水上活動的好地方,F(xiàn)在,芭東海灘出名是它的酒店、餐館、酒吧、夜總會和咖啡廳。越是入夜越是熱鬧,這里是喜歡夜生活游客的天堂。
芭東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壯觀,主街道只有幾百米長。也許,“妖艷”這個詞是我能找到的最恰當(dāng)?shù)男稳菰~了。芭東街道的兩邊幾乎都是酒吧和夜總會,因?yàn)槭澜绫木壒,酒吧坐滿了看球的球迷。
輝煌的燈光倒映在濕潤的地面上,這讓芭東的街道顯得更加璀璨。街上的游客人來人往,各種語言、各種膚色混雜在這里。于是,你的耳朵,你的眼睛淹沒在花花世界中。這時,我暫時地失去辨別男女性別的能力。
閃爍的霓虹燈,涌動的音樂,我無法把眼前的芭東與海嘯聯(lián)系起來。這里已經(jīng)見不到海嘯帶來的災(zāi)難和痛苦。只是在一個在不起眼的商場的墻上,我們看到了海嘯過后芭東一片狼藉的照片。
雖然,在芭東已經(jīng)看不出來海嘯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但是,在整個普吉島,我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之間嗅出其中的味道。在從曼谷到普吉的飛機(jī)上,能容納300人左右的飛機(jī)只坐了四五十人;而我們住的酒店也很少看到其他游客的身影;我們下榻酒店旁邊的兩個酒店至今還沒有正常營業(yè)。導(dǎo)游阿義說,現(xiàn)在到普吉島的游客只有海嘯前的兩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