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豐富、高雅文化的伊斯坦布爾曾被馬克斯·韋伯稱為“貴族的別墅”。
伊斯坦布爾橫跨歐亞兩大洲。是歐、亞、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和黑海、地中海、印度洋的交通樞紐,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爾都是她美麗的名字。
這座歷史悠久的國際大都市,不僅有高聳入云的現(xiàn)代建筑和寬廣的馬路、琳瑯滿目的商品與奔騰不息的車水馬龍,而且最令人驚訝的恐怕還是經歷了幾千年滄桑巨變后的眾多歷史遺跡。大教堂、大清真寺、大皇宮仍傲然述說著曾經的文明與輝煌。
“貴族別墅”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660年,希臘人在此建都,史稱拜占庭。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重建該城,并遷都至此,將城市名稱改為君士坦丁堡(意思是“君士坦丁之都”)。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和西羅馬,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此后數(shù)百年里,這里一直是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定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結束了作為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歷史。
最著名的圣索非亞大教堂,公元326年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us)大帝興建,當時堪稱世界最大的教堂。6世紀查士丁尼(Justinianus)大帝將它改建成拜占庭式的建筑,并且把它作為基督教教堂。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又把它改成清真寺。教堂頂部的基督教壁畫和拜占庭式的馬賽克畫都被保留著。宗教和建筑風格的變遷,讓圣索非亞大教堂呈現(xiàn)出多元融合的魅力,這里,你可以讀出伊斯坦布爾1600年來作為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國首都的輝煌和滄桑。
全市最大的蘇丹艾哈麥德清真寺內裝飾了2萬多塊藍色瓷磚,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藍色瓷磚反射出奇幻的藍色光芒,所以人們都叫它“藍色清真寺”。這里能容納3萬多教徒同時祈禱,即使不去做禮拜,也能聽到通過清真寺的大喇叭傳出來的祈禱歌聲。
絲綢之路盡頭的迷離幻覺
博斯普魯斯海峽把伊斯坦布爾分成新舊城兩個區(qū),歐洲和亞洲在這里隔海相望,博斯普魯斯吊橋這座全世界最長的吊橋貫通歐亞,從歐洲到亞洲也不過就是走過一座橋的工夫。
東西方文明交匯在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城市里,清真寺,基督教教堂,還有猶太教教堂共同聳立在藍天下。雖然宗教氣氛濃郁,但等到夜晚,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燈紅酒綠與世界其他現(xiàn)代大都市毫無二致。保守的婦女裹著伊斯蘭式頭巾,但也有開放的姑娘大膽地穿著露臍裝。
伊斯坦布爾市中心有一個被譽為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室內集市(KapaliCarsi),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說它是個城市也不過分,因為這里有大大小小四千家店鋪,出售的物品從地毯、皮革、金銀器具到珠寶玉器、時裝香料不一而足。在迷宮般的走廊里,看著店鋪交錯,聽著人聲嘈雜,真讓人又回到當年絲綢之路盡頭的集市的幻覺。
也只有在這里,你是誰已經不再重要,“只要你在伊斯坦布爾住上一個月,你可能就會變成詩人,畫家,情人,更重要的是你就會變成一個伊斯坦布爾人!
“我總是希望能在伊斯坦布爾過圣誕節(jié)!币仓挥幸了固共紶栠@個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才能讓邦德向往,讓他愿意在這里度過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
《新旅行》指點
交通:從北京和上海由土耳其航空公司的航班飛伊斯坦布爾。耶西爾考伊機場距市區(qū)約25公里,坐機場巴士需40分鐘,車費約5美元。若想坐出租汽車,先要在機場的出租車柜臺說明目的地,然后付錢,約10美元。市內有公共汽車,郊外電車和渡船等交通工具,租車或者乘出租車的價錢要事先談好。也有小型巴士往來于市區(qū)和郊區(qū),沿途還可以隨時下車。渡船是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渡船站在加拉達橋。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一側的烏斯庫達和歐洲一側的卡巴達休之間,也有渡船航線,單程12分鐘。
住宿:伊斯坦布爾一級旅館集中在圣索非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一帶,從機場乘151路巴士可到,單人間70-90美元/晚,雙人間80-100美元/晚;高檔酒店在新市區(qū)的塔庫西姆廣場,單人間110-130美元/晚,雙人間120-150美元/晚。
購物:首選毛毯、陶器、皮革制品、銅雕和木刻。還有一種用柔軟的黏土質海泡石做的煙斗。伊斯坦布爾的大市集(GrandBazzar)里買東西時一定要砍價,能砍到原價的60%-70%,才算成功。
推薦景點:金角灣:把伊斯坦布爾的歐洲部分一分為二,這里有美麗的海岸線,濱海大道和海濱公園。坐在金角灣的露天餐廳里,可以領略到伊斯坦布爾依山傍海的美麗;托普卡普宮殿(TopkapSaray):15世紀到19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中心,各代的蘇丹在這里接受拜見,治理國事,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埃及市場:一走近就可以聞到彌漫在空氣中的各種香料混合的味道,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鮮艷的香料色彩。一些稀有的香料賣到歐洲市場上,價格會和黃金一樣昂貴;圣索菲亞教堂,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前,此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式的建筑風格,圓頂,室內無柱;藍色清真寺位于圣索菲亞教堂對面,由SultanAhmet興建,由于寺的內墻鋪滿了藍色的磚塊,故名。寺內鋪滿了方地毯,部分內墻及窗子已經重新裝修。除禱告時間外,游客可隨時參觀,不收入場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