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丁山在英國倫敦西郊附近,有人說,很難想象充滿古典氣息的倫敦也有諾丁山這樣異國風味濃厚的街區(qū),這里每年夏天舉辦的狂歡節(jié)更是令各國游客蜂擁而至,像個文化大熔爐,在這里各色人種齊聚一堂,有富人

也有窮人,不同背景、有著極大差異的兩個人也能互相吸引,所以不難相信,在這里,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愛情故事,而最精彩的當屬《諾丁山》。
威廉塞克(休.格蘭特飾)住在倫敦西部的諾丁山,他已經(jīng)離婚,和一位行為怪異,不修邊幅的室友史派克住在一起,并在諾丁山的中心,擁有一家慘淡經(jīng)營的旅游書店。
一個平凡無奇的星期三,威廉忽然發(fā)現(xiàn)世界知名的電影明星安娜史考特(朱麗婭.羅伯茨飾)走進店里。威廉神情恍乎,跟著安娜走出書店,他在街角買了一杯橙汁,誰想一轉身卻正好撞上安娜,橙汁潑了安娜一身。威廉借機邀請安娜去他離此處不遠的家里更衣,好萊塢最紅的明星在臨別時竟然親了這個倫敦的書店主人……兩人都明白說不清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
從此,威廉一成不變的生活起了漣猗,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是每個男人的夢想——威廉挽著全世界最有名的女人的手,走進了朋友的大門,威廉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當他們并肩走過諾丁山的花園,回到了飯店,卻發(fā)現(xiàn)安娜的男朋友從美國飛了過來,威廉只好帶著一顆破碎的心逃了出來。
威廉渡過了一段失意的日子,半年之后,安娜為了逃開裸照風波,又來到了倫敦找威廉,在一個禮拜里,安娜與威廉同住,兩人再次陷入愛河。早上醒來,二人還來不及回味一夜情的美好感受,卻發(fā)現(xiàn)門口早已被記者包圍。安娜認為定是威廉出賣了她,十分氣憤。
在安娜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威廉終于大聲表白了自己對安娜的感情。不久,安娜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
諾丁山(Notting Hill)原本是倫敦內(nèi)行人留連的地方,這幾年成了到倫敦的旅行者必逛之處的,是因為電影《諾丁山》。電影一開始,導演就用最簡練的鏡頭狂拍了一通諾丁山——波特貝露市場(Portebello Road Martet)有各種攤床,賣鮮花的、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小日用品的、賣古董的、賣中國瓷器的、賣廉價首飾的。街道兩旁有好多小店,也以賣古董首飾舊書藝術品的為多,當然也有休格蘭特在電影中演的威廉開的那種小店:藍色的木頭門楣,油漆被風吹雨打的有點發(fā)烏了,招牌是白字的“The Travel Book Co.”。威廉的買賣不太好,但運氣能氣死誰,他居然命犯桃花跟好萊塢大明星有了故事。
電影里,當安娜史考特和諾丁山小店主威廉同睡事件被狗仔隊發(fā)現(xiàn),朱莉亞離威廉而去后,威廉踽踽獨行于波特貝露市場,這時能看見一個個水果攤上草莓又紅又大,綠而又粗的芹菜像素色的花在菜床上盛開,雨滴打在諾丁山的石塊街道上發(fā)出嗒嗒聲。威廉喝咖啡的小店也不是什么高尚場所沒有小資想要的情調(diào),只有市井和鄰里的隨意平凡。諾丁山在電影諾丁山里就是這么誘人!
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
這里是一般所謂西區(qū)的中心,西區(qū)是倫敦最著名的戲院區(qū),聚集了將近40家戲院,廣場內(nèi)的卓別林像和莎士比亞噴泉即為最佳見證。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時候是下午五點,五點的夕陽懶懶地照耀著,剛剛下班的人們放慢了腳步,次第路過這片沒有大幕的舞臺。貝克漢姆就是在這里第一次握緊了維多利亞的手,戴安娜王妃也曾戴著墨鏡在這里的商鋪流連,許多美國大片從這里走進了英國人的生活,日不落帝國多情的斜陽見證這一切。
排隊購買半價票
在這里如果你想買到便宜的戲票,可以來到萊斯特廣場旁的半價票亭,這個票亭是倫敦戲院公會設立的,以半價出售當天西區(qū)戲院未售出的戲票,但數(shù)量有限,采取先到先得的方法,僅收現(xiàn)金,每張票另加兩英鎊的手續(xù)費。
諾丁山的罕見之處不在于愛情,而在于它雖身處倫敦,卻有著異國風情。諾丁山狂歡節(jié)定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個周末,為期2天。頭一天是兒童狂歡節(jié),次日為成人狂歡節(jié)。論服裝和面具,諾丁山狂歡節(jié)如同一場奇異華麗的化妝舞會;論音樂,鋼鼓樂隊、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樂則是諾丁山狂歡節(jié)的靈魂。鋼鼓的強烈節(jié)奏令心跳立即合著節(jié)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則每每根據(jù)最新時政和社會熱點即興改動歌詞,惟余幽默諷刺的本色不變。每年至少吸引200萬的群眾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