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孤僻的卡夫卡不堪舊城區(qū)的吵雜,搬到了黃金巷門牌22號水藍(lán)色的房舍去寫作,這點,我是可以理解的。黃金巷在布拉格城堡區(qū)內(nèi),與東岸的舊城區(qū)隔了一條伏爾塔瓦河,由舊登城道進(jìn)東門,跨一條斜斜的坡道,過了玩具博物館不遠(yuǎn),向右一拐,就到了。這條窄巷有古老的石磚路,五顏六色的房舍并排而立。這些房舍如今多已成為賣手工藝品和藝術(shù)品的商店,己不再有冶金師傅在此定居。世事滄桑,冶金師傅的黃金時代畢竟已是16世紀(jì)羅馬帝國皇帝魯?shù)婪蚨赖氖虑榱恕|S金巷的游人特多,就算是落雨的冬天也不例外。如果一百年前,這里已經(jīng)有這么多人的話,那么卡夫卡多半也不會搬來這里寫作了。
淅瀝瀝的雨,逐漸地大了起來,風(fēng)也颼颼地吹刮著,我想在黃金巷的拐角處找一個避風(fēng)的地方,抬頭,又是一家卡夫卡咖啡館。
查理橋是一條很宏偉的橋梁;ㄙM60年歲月完成的石橋,全長516公尺,寬約9.5公尺,橋的兩側(cè)支撐30尊圣者的雕像。我覺得它不像橋,倒像一個塑像公園,一座建在河上的石板公園。黃昏時有人在賣畫,才華橫溢的街頭樂隊在激情地表演,這是一座游客比當(dāng)?shù)厝诉多的橋。雖然查理大橋游人如織,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樸實無華的雷吉橋,還有支撐著雷吉橋的河中之島——史特雷茲基島。
我一直都喜歡冬天里那暖暖,但卻不炙熱的陽光,去史特雷茲基島那天,是我在布拉格唯一一天有燦爛陽光的日子。我沿著納羅德尼街,走過了金碧輝煌、氣派懾人的國民劇場后,就看到了波光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看到了雷吉橋,也看到了靜靜地躺在河中的史特雷茲基島。從國民劇場的方向往橋中走去,到了大約橋的中段處,左手邊有石階可以走下島中那小小的公園去。
冬天。早晨公園里的人不多,氣氛非常的寧靜祥和,坐在向河的長椅上,曬著從樹枝間篩落的斑駁陽光,凝望著岸邊美麗的建筑物的倒影,內(nèi)心就像慢慢地被過濾,慢慢地變得清澈起來……
離開布拉格那天,又是一個陰天。我在火車站等著去匈牙利的火車時,抬頭,看看天空,心想,也許就快要下雪了。一陣寒風(fēng)吹來,讓我很想從背包里掏出一瓶捷克黑啤酒,一口一口地啜飲,驅(qū)走寒意。也許,如果要再來布拉格的話,應(yīng)該選擇春天,因為有人曾經(jīng)說過,布拉格的春天沒有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