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法國人而言,生活的目的并非囤積錢,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兩不誤。
駕車行駛在法國的國道上,麥田中點綴著綠樹叢,色彩各異的菜蔬間種,玫瑰與葡萄為鄰……一絲不茍梳理過的土地,整齊劃一的葡萄藤,田間錯落有致的圓草垛,一切都令人賞心悅目,以致司機們都會不自覺地減慢車速,將自己融進如畫的風景中,欣賞大自然,欣賞在這片土地上悠然生活著的法國人。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個大都市,那么法國可以說是這個都市的一個草木繁茂、曲徑通幽的花園。講求生活質(zhì)量與情趣是法國人滲透骨髓的傳統(tǒng),難怪在追求快節(jié)奏的當今世界,法國的生活節(jié)奏總是顯得比其他發(fā)達國家慢上半拍。
凡科倫夫婦的農(nóng)場在塞納濱海省距費康市20公里的地方,擁有189公頃的土地,種植著小麥、豌豆、甜菜、油菜、亞麻和土豆作物,飼養(yǎng)著40頭牝牛。凡科倫夫婦說:“我們崇尚土地和大自然,學習著了解它們,與土地為伴,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痹谒麄儗挸ǖ脑郝洌7胖鞣N型號的農(nóng)業(yè)機械,他們有自己的耕作表,按時按季下田和收割。
每一餐,廚房里都會散發(fā)出菜肴的香味。從開胃蘋果酒,到蔬菜和甜點,他們很注重進餐的時間和氣氛。當有客人來時,更是會擺出精美的餐具,做地方特色的食物加以招待。一伺農(nóng)閑,他們便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享受不同于鄉(xiāng)下的生活樂趣。
法國的城市多是藝術(shù)和文化之都,歷史遺跡、博物館、名人故居和歌劇院等人文景觀數(shù)不勝數(shù)。街道廣告牌翻滾著最新的藝術(shù)展覽、各種博覽會、音樂會和電影廣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路邊香水店、咖啡館和餐館飄出的芳香讓人滿口生津,使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隨時心有旁騖,在想像與憧憬中不自覺地放松心情。
法國人大多不知道什么叫“過勞死”。對他們來說,生活的目的并非囤積錢,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兩不誤。
每逢周末,通往海濱或旅游勝地的高速公路上便會不斷閃過一輛輛載著一家人出去郊游的房車、拉著帆船舢板的拖車、載著跑車或自行車的轎車。當然,法國人平時也有傳統(tǒng)的放松項目:泡酒吧和咖啡屋。愛熱鬧的,呼朋喚友喝上一杯聊聊天;喜歡獨處的,找個僻靜的咖啡館,對著夜色欣賞行人。
法國人的生活節(jié)奏雖然慢些,但并非懶惰和拖拉。他們慢而有序、慢中有樂。上班的步伐總比下班邁得大,辦公室講話總比家里語速快。夜晚,地鐵載著乘客回家,年輕人喜歡抱著本書讀,老年人則對雜志上的填字游戲感興趣。街頭咖啡館傳出的悠揚樂曲,燈紅酒綠映著進餐者的身影。漫步其間,你能深切感受到法國人放慢著節(jié)奏,享受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