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國土面積為79. 6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位于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東與印度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西北同阿富汗交界,西同伊朗毗鄰,南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為山區(qū)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帶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則是連綿的高原牧場和肥田沃土。喜瑪拉雅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這三條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脈在巴西北部匯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觀。源自中國的印度河進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長驅(qū)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除南部屬熱帶氣候外,其余屬亞熱帶氣候。
巴基斯坦的人口為1.4596億(2002年),巴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巴丹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等。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教),少數(shù)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烏爾都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主要民族語言有旁遮普語、信德語、普什圖語和俾路支語等。
“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為“圣潔的土地”或“清真之國”。巴基斯坦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這里就孕育著燦爛的印度河文明。聞名遐邇的青銅時代的莫亨珠達羅古城遺址可與古尼羅河文明相媲美。巴基斯坦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隨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聯(lián)盟通過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lián)邦的一個自治領(lǐng),領(lǐng)土包括巴基斯坦東、西兩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正式成立。
“清真之國”巴基斯坦,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這里的許多宗教習(xí)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嚴格禁酒是這里伊斯蘭教徒的一個信條。無論民間紅白喜事,還是官方國宴,一律不準喝酒。私自釀酒者要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在外交場合,巴基斯坦外交官并不對別人喝酒提出異議,不過在干杯時他們總是以果汁、汽水或清水代之。在巴基斯坦看不到“酒鬼”橫臥街頭和酗酒行兇的現(xiàn)象。
無論是在文化古城拉合爾,還是在北部偏僻的鄉(xiāng)村,你都會看見蒙著面紗、身裹黑紗、只露雙眼的婦女。按伊斯蘭的教規(guī),婦女是不準同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家人之外的男接觸的。在路上行走時,一見對面有男人走來,她們就立即躲到路邊面墻,陌生人過后,她們才上路繼續(xù)行走。一般來說,女孩子在十一、二歲以前不戴面紗,但十三歲后都戴面紗避人。不過,在卡拉奇,我們也看到有的巴基斯坦婦女,穿露著前胸上半部和后背的時髦服裝。巴基斯坦的大、中、小學(xué)學(xué)生都按性別分班或分校。但為解決教室緊缺、盡量普及小學(xué)教育,有些地方的學(xué)校規(guī)定,小學(xué)生在三年級以前不分男女班。
男女青年之間的婚姻,大多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tǒng)辦理。沒有嫁妝或嫁妝不足的姑娘被人看不起,這已成了當(dāng)前巴基斯坦各界普遍關(guān)心的問題。在一些城市,婦女開展自助運動,她們成立“婦女社會委員會”,集資幫助窮人家的姑娘購買嫁妝和籌辦婚禮。
伊斯蘭歷九月(即公歷五月)是巴基斯坦穆斯林的齋月。這期間是禱告和懺悔的日子,每天要到黃昏后才能進餐。伊斯蘭歷十月第一天叫做開齋節(jié),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較大的節(jié)日。這天穆斯林到清真寺做禮拜,互相擁抱祝賀,親友間互相拜會,在家里準備糖果點心接待賓客。富裕人家按家庭成員人數(shù),每人給貧苦的穆斯林出一天的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