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又稱為“島嶼之島”,在它的四周有許多小島,諸如遮歸島、馬羅島、兄弟島、文島、虎島、鳥島等,沿岸可以見到許多在風中的垂釣者,雕像一般的身軀,“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與千年風化的巖石相輝映,成了濟州一景。
濟州下海捕魚的海女也是一道風景,只是須在日出和日落之時才有緣見到。濟州島的女人既要務農,又要下海捕魚,和福建的惠安女一樣勤勞勇敢。
濟州島的早晨,陽光暖暖的撒在身上。路邊逆光的蘆葦群迎風而擺,秋葉顏色已是越來越深,蜿蜒起伏的道路上飄零著落葉,隨著車后卷起的旋風飛舞,深秋初冬的景色依然是那樣的動人。導游不動聲色的笑話把全車人的旅途疲憊一掃而空,真是一個美麗的早晨。心情隨著鄧麗君柔婉的歌聲,融入到這個蜜月島的悠閑當中。
途經的那條神奇之路,我們都無法相信這條橫看豎看都是上坡的路竟然事實上是下坡路。大自然很神奇,就像遍布島上的黑黑的火山石和懸崖都是鬼斧神工一樣。濟州島是韓國最大的島,東西長73公里,南北寬41公里,據說是120萬~70萬年前熔巖噴發(fā)而形成的。由于較少受到外部的影響,濟州島仍以太古的風貌浮于滄海之上。
這里沒有工廠,農業(yè)漁業(yè)和旅游業(yè)是這里的三大產業(yè)。正值桔子的收獲季節(jié),我們穿梭在一片片的桔子林間,優(yōu)美得猶如置身畫中。不同的季節(jié),濟州都有著不同的魅力。
有一首描寫濟州島風景的詩:“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雖然沒有能到海濱浴場去游泳曬曬太陽,但在勁風中看著海浪拍打著黝黑的礁石,擊碎了的浪花象珍珠一樣四散,那景色也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甚為壯觀。
島上遍布瀑布,我們去參觀的天地淵瀑布雖然沒有中國的黃果樹瀑布寬闊,但勝在瀑布下面有著深20米的清澈淵泉,花鰻鱺的身影清晰可見。島上的溪水和沿岸的海水都保護得極好,潛入深海30米,水藻珊瑚游魚就在眼前。只是數(shù)量也已不多,紫菜海帶魚類都已成了人們的盤中餐。未受污染的紫菜干果然鮮美,團友們大包小包的瘋狂采購了一大堆。
傳說中濟州島民風純樸,房子都是不帶鎖的,出門只用掛在門口的長木條來表示,以數(shù)量多少來告知客人出遠門了還是一會就回來。我們觀察了一下,果然發(fā)現(xiàn)很多現(xiàn)代的民居也是沒有圍墻或沒有大門的,全是落地門窗,視線極佳,真讓人羨慕。甚至路邊的桔子也是可以任意采摘的,只是原則上要用剪刀剪,不能損壞桔子樹的母枝。有客人半信半疑的采了兩個大桔子回來,果然是白吃的最好吃!
在濟州島,看到了一種夸張而又拙樸的石雕人像,它有著突顯的眼睛、粗禿的鼻子和緊閉的嘴巴,讓人頗覺新奇。詢問導游,方知這是“守護神”多爾哈魯邦。多爾哈魯邦像既有神態(tài)威嚴、氣宇軒昂的,也有滑稽可笑的。
它們大都立在城門或建筑物前,可能是同時扮演著監(jiān)視者和守護神的角色。還有公母之分,以手放在腹部的位置來區(qū)別,男左女右。摸摸公的鼻子就能生兒子。橋頭的公多爾哈魯邦的鼻子黑的發(fā)亮,看來韓國的確是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地方。韓國女性普遍文化水平不低,只有大學畢業(yè)才能找到一份稍好工作,也是找到一個好夫婿的通行證,一般工作不超過五年就嫁人相夫教子了。
女人們無論年紀大小,面容都修飾得很精致。在韓國人眼里這是一種禮貌。怪不得早餐的時候,司機對我笑笑,說了幾句嘰里咕嚕的韓語,導游給我翻譯“司機說,如果你化了妝,一定會更美麗。”我昏!趕緊給素面朝天的臉上擦點顏色順應民情。
夜色中的濟州島,沙灘邊的海鮮餐館華燈初上。即將來臨的2002年世界杯,為韓國每一個地方帶來了極大的生意機會,世界杯的十個運動館遍布在每一個主要的城市,將大大的帶動韓國的旅游業(yè)。新建立的餐館比比皆是,鮮美的魚生海產及特色美食,團友們大呼過癮,把香港機場買的干糧贈送給了旅游巴司機。市中心的地下步行街時髦韓貨琳瑯滿目,女團友們投入了第一輪的大采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