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一向為臺灣同胞所景仰,他們尊稱為“國父”,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紀念他。臺灣學校、機關、公營單位的主要場所,一般都掛旗和中山先生的畫像。臺灣各地都有中山路,臺北市區(qū)更有中山公園、國父紀念館、中山堂,臺北陽明山還有中山樓。1945年10月25日,中山堂曾經見證臺灣光復,如今門前的廣場上,還有臺灣光復紀念碑。國父紀念館是中山公園的主建筑,也是臺灣第一個中國宮廷式建筑的范例,氣勢恢弘,里面陳列了孫中山先生的許多遺墨和遺物。國父紀念館一進門的大廳,有中山先生座像,兩邊有儀仗兵守衛(wèi),衛(wèi)兵換崗儀式吸引著眾多游客參觀。中山樓則是原來“國民大會”開會的場所,雕梁畫棟,美輪美奐。
臺北還有許多名人故居,這些名人在大陸有的為大家褒獎,有的則褒貶兩極,有的則至今是反面人物。但不管怎樣,他們畢竟是歷史存在,并在臺灣這個島上度過他們的余生。臺北的陽明山有林語堂故居,以及閻錫山故居。林語堂故居陳列十分豐富,大師生前生活、工作的種種都于此可想而知,故居后面的坡地上就是大師的墓園。與林先生西洋風情的故居相比,閻錫山故居則是山西窯洞風格,十分簡陋。胡適故居則位于臺北市的南港區(qū),這里基本保留了胡適生前生活原貌,從胡適生平展示可以大致了解臺灣社會對他的基本評價,參觀者甚至可以通過唱機傾聽胡適講演的聲音。臺北故宮博物院附近,則有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離此不遠處的東吳大學校園一隅,是國學大師錢穆故居“素書樓”之所在。
更多臺灣攝影圖片 臺灣景點線路 臺灣酒店住宿 臺灣交通 臺灣美食 臺灣游記攻略
曾經問過許多大陸朋友,臺灣省政府在臺灣的哪個地方?答曰“臺北”,無一例外。這不怪大家,正可以籍此說明兩岸那種疏離感,即使是交流交往密切的今天。那么,臺灣省政府到底在哪里呢?實際上它在臺灣中部的南投縣南投市的中興新村,這里離著名的日月潭景區(qū)不遠。從中興新村這個名稱可以看出當年老蔣“反共復國”的寓意。這個中興新村,其形制、規(guī)模,與大陸有些省市的省委、省府大院不相上下,屋舍儼然,花木扶疏。里面學校、醫(yī)院、電影院、商店、體育館、會堂等等,應有盡有,整個就是一個小社會。想當年,這里也是僅次于臺北的政治中心,冠蓋云集,車水馬龍,但自從李登輝凍結臺灣省后,這里“門前冷落鞍馬稀”。到這里轉一轉,每個人都會心生許多感慨。說起臺灣省政府,忍不住想起臺灣的“福建省政府”,那么臺灣的“福建省政府”在哪里呢?回答是在金門,它比金門縣政府還小,但從理論意義上,它管著金門、馬祖地區(qū)。
如今的臺灣,有些地方依舊能看見蔣介石的塑像,底座上書寫著“世紀偉人,民族救星”等字樣。確實如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臺灣民眾就是這樣被教化,也大多這樣認為。而蔣各種姿態(tài)的塑像一度在島內比比皆是。
如今斗轉星移,蒙塵的歷史逐漸被還原,與此同時,島內各處的老蔣塑像也不斷被拆解。這個時候,聰明的桃園縣政府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靈柩停放處旁邊,辟出空地,專門收集這些星散的塑像,之后,桃園縣政府又將境內的蔣介石行館整修一新,把這些與兩蔣有關的景點打造成為“兩蔣文化園區(qū)”。
臺北市政府看到這種情況,趕緊打出其他的老蔣招牌。一是“中正紀念堂”,在這里可以看到國民黨正統(tǒng)觀點的老蔣生平,老蔣生前的遺物比如“總統(tǒng)座車”,辦公室原貌展現(xiàn),以及宋美齡的親筆國畫等。二是士林官邸,這是老蔣生前住所,這里還專門推出了蔣夫人養(yǎng)生早餐。三是陽明書屋,這是蔣介石另外一處居所,陽明山上還有過“草山行館”,可惜已經毀于暗夜的無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