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路:是西部一條跨區(qū)重要干道,始建于1955年。后經(jīng)拓寬延伸,1998年以中原東路為界,北到五龍口歸中原區(qū),叫嵩山北路;南到繞城公路段歸二七區(qū),叫嵩山南路。它是以地處中原,山體巍然聳立,山勢高峻雄偉,山川景色壯麗,古稱中岳,名列我國五岳之中的嵩山命名,叫嵩山路。
紫荊山路:是東北部一條跨區(qū)主要干道,始建于1994年。北起金水路,南至南環(huán)路。因臨近紫荊山而得名。有關(guān)紫荊山的起源,史料記有:紫荊山乃北城門外崇圣寺后舊城故址,日久積沙漸厚而高,形成的沙丘土山,山上種有很多灌木紫荊,人們就把這土山喚為紫荊山。這座傳說中的山,在鄭州已被群眾熟悉,自然也是鄭州市地名命名的依據(jù)。
中原區(qū)、惠濟區(qū)用山脈名稱命名的路有:
伏牛路:始建于1956年,北起建設(shè)西路,南至淮河西路。它是以秦嶺東段規(guī)模最大的支脈,三面環(huán)繞南陽盆地,東西長400余公里,群峰對峙,連綿不斷,氣勢雄偉,素有“八百里伏牛”之稱的伏牛山命名,叫伏牛路。
華山路:始建于1956年。南起淮河西路,北至鄭上路。以位居陜西省東部,素有雄險峭綺著稱的五岳之一西岳華山命名,叫華山路。
桐柏路:始建于1957年,后經(jīng)延伸,2000年,以中原中路為界,北至五龍口泵站為桐柏北路。南段1986年興建,后經(jīng)延伸至后河蘆村,稱為桐柏南路。它是以位于河南、湖北兩省邊境地帶,山清水秀,風(fēng)光秀麗,我國東部地區(qū)著名山脈之一,淮河發(fā)源地的桐柏山命名,叫桐柏路。
秦嶺路:始建于1957年。南起航海西路,北至電廠南路。它是以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地理上的主要分界線——著名山脈秦嶺命名,叫秦嶺路。
香山路:位于惠濟區(qū),始建于1996年。北起大河路,南至濱河路。它是以位于新密市西南部,平陌鎮(zhèn)與登封大冶鎮(zhèn)交界處原有一座無名山,為紀(jì)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此山教民采煤、冶陶的功績,以白居易晚年號香山而得名,叫香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