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在洛陽城東南二百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zhèn),名叫廟下。這里群山環(huán)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義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zhèn)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年方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在上面,可見功夫之深。
這么好的姑娘,提親的自是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的家人一一婉言謝絕了。原來姑娘自有鐘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認了?上,小伙子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做思念之情,并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便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這種牡丹也是最能以假亂真的牡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