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存的胡同有13條:代書胡同、大東胡同、劉家胡同、頭道胡同、三道胡同、四道胡同、五道胡同、主事胡同、趙家胡同、德化胡同、光明胡同、建安胡同、幸運(yùn)胡同等。
隨著時(shí)代的變遷、舊城改造,新興社區(qū)、道路的建設(shè),摧毀了一批老街舊巷,故已消滅的胡同有19條:丁字胡同、北胡同、堂兒胡同、唐胡同、道學(xué)胡同、官井胡同、穿心胡同、孫家園胡同、五道廟胡同、寺胡同、奶奶廟胡同、廟胡同、臧家胡同、康胡同、火神廟胡同、三官廟胡同、岳家胡同、平安胡同等。
歷史上最早的胡同——孫家園胡同:位于管城區(qū)西南隅,形成于元代,因該地是孫家花園的舊址,故名孫家園胡同。清乾隆四年(1739年)奉敕在該胡同為李振業(yè)妻王氏建立磚牌坊,故于清末先更名為五道胡同,民國初期又改為磚牌坊街。
最長的胡同——大東胡同:位于隴海東路北側(cè),清末民初,自蘆漢鐵路通車,京津商人來此投資建有大東鐵工廠,建在東三馬路,廠周圍漸漸形成街道,遂定名大東胡同,長500米,寬5米。
最寬的胡同——?jiǎng)⒓液何挥谖鞔蠼种卸文蟼?cè)。清代稱穿心胡同,因該胡同是在西大街的正中心向南到磚牌坊街的小通道,故名。民國初年,因該胡同居住的居民多姓劉,群眾習(xí)慣稱之為劉家胡同。長200米,寬8米。
最窄的胡同——趙家胡同,位于金水區(qū)境內(nèi),形成于清代中葉,南起北關(guān)大街,北至東里路,該胡同內(nèi)居住趙氏居民較多,故名。長100米,寬僅2米,土路面。
最短的胡同——光明胡同:位于二七區(qū)境內(nèi),形成于民國初年,人們向往著光明故以此命名。該胡同南起自由路,北至東陳莊東街,長僅60米,寬3.5米,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