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最早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商周時只為宮延貴族所享用,自漢以來才流傳至民間。 銅鏡上的裝飾紋飾絢麗多姿,它既是整容用物,又是收藏和贈友的藝術品。出土的古代銅 鏡多以萬計,但最好者是唐代的螺鈿鏡。該鏡于1955年出土于洛陽澗西一唐墓中,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銅鏡,F(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銅鏡直徑25厘米。背有帶孔圓鈕,并以海蚌貝殼 鑲嵌成宴飲圖案。鏡的中心盤坐兩位老者,右為主人,持杯飲酒,左者彈琵琶,背后立女, 雙手捧盒,面前放一鼎一壺。鏡的上部是一棵花樹,空懸一輪明月,樹葉兩側有小鳥翔, 樹左蹲一只貓,樹干兩邊各有一只鸚鵡。鏡下部有仙鶴、水池和站立、游水的鴛鴦。畫面 空間飛滿了花瓣。畫面廣闊,景色恬靜中有動感,表現(xiàn)出封建士大夫悠閑自得的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