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陽人,西漢著名的大儒,人稱賈生、賈子、賈長沙。漢高帝七年(前200年),賈誼出生,這個時代正是西漢政權(quán)剛剛建立的年代,它既給賈誼帶來了施展才華的機遇,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坎坷和痛苦。
賈誼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基本上生活在一個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之中,他的生活也基本上是以讀書習(xí)文為主。18歲時,他便以能誦詩書擅寫文章而聞名于郡中。當(dāng)時的名士河南守吳廷尉欣賞他的才學(xué)俱優(yōu),將他列置門下。
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恒即位。聽聞河南守吳公頗有學(xué)識,且政績卓著,便征召吳公為廷尉。漢元帝元年(前179年),賈誼在老師吳廷尉的推薦下,被征召入朝,立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晉升為太中大夫。從此,22歲的賈誼便踏上了仕途,成為西漢政治集團中的一員。
漢文帝對賈誼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又與諸大臣商議,想把他升擢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對。此后,漢文帝開始有意疏遠(yuǎn)賈誼,并將他派去當(dāng)長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賈誼辭別了京城,來到了地處偏遠(yuǎn)的長沙。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濕度大,自認(rèn)為此去長沙將享壽不長,而且又因為是被貶謫,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與屈原作比。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吊屈原賦》。
漢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遠(yuǎn)在長沙的賈誼,于是將他召進(jìn)皇宮。當(dāng)文帝聽完賈誼的一番宏論后,十分感慨地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過不多久,漢文帝拜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在任梁懷王太傅期間,賈誼仍對政事十分關(guān)注,而且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寫下了如《治安策》、《論積貯疏》等名篇。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懷王劉揖入朝,不幸墜馬而死。賈誼認(rèn)為自己作為梁懷王的太傅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zé)任,因此非常傷心。一年以后,由于傷感過度,賈誼也于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死時年僅33歲。
賈誼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卻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稱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