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7/10 9:41:1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普通食品的魅力在于適合大眾口味,也符合大眾消費,自然生存空間就極其廣泛,生命力也長久。在宋代,用面粉做的食品都會被叫做餅,湯餅、炊餅、燒餅皆是宋代常見的面食。燒餅又稱胡餅,像胡蘿卜、胡椒這樣帶胡字的食品多為舶來品,胡餅也不例外。據(jù)考證,它是漢代時由西域傳入中原的。宋代開封的胡餅是由面粉、鹽、料粉、油、芝麻等制作的,和今天開封燒餅的主料相同?磥,時光并未在燒餅上留下太多的痕跡,只是和胡瓜改稱黃瓜一樣將胡餅叫成了燒餅。試想,若是現(xiàn)今的燒餅穿越回宋代,那時的人對其未必感到稀奇。
燒餅里有鹽和料粉,單獨食用十分可口,尤其是剛出爐的熱燒餅,外焦里嫩、咸香適口,若作為主食配菜、湯也是很好的選擇。
記得20世紀(jì)90年代流行燒餅夾豆腐串,尤其在各學(xué)校門口,總會有幾家賣餅夾豆腐串的小攤。薄豆腐兩面斜切變成條條相連的樣子,炸過鹵在鍋中,顧客來了,攤主便麻利地在燒餅里用刷子抹上孜然糊、辣椒糊,再夾入豆腐串。它曾經(jīng)是多少學(xué)生的早餐和課間加餐,現(xiàn)在燒餅攤也賣鹵豆腐,但很多人都說不是以前的那個味。樸實無華的燒餅若分別夾入熟肉、炒涼粉、菜、油條、肉盒都可謂黃金組合。在開封,食物如何搭配著吃更可口也是有一套講究的,喝羊肉湯配鍋盔,喝胡辣湯、雞血湯就燒餅?zāi)墙幸粋絕配。
據(jù)考證,《清明上河圖》上有應(yīng)為胡餅的圓形食物,不知那時有橢圓形的胡餅沒。如今開封倒是有種橢圓形的燒餅,模樣很像鞋墊——當(dāng)然,對食品來講,這樣的聯(lián)想不恰當(dāng)。聽說它有個很誘人的名字:牛舌燒餅?磥斫o食物起名也是件很有學(xué)問的事情。但在開封只取其爐子的特點,叫它缸爐燒餅,以便區(qū)分常見的吊爐燒餅。
圓形的吊爐燒餅是將一口大鐵鍋倒扣過來,制成一個烤爐,餅胚貼在鐵鍋內(nèi)壁,下邊加煤或炭將餅烤熟。而缸爐燒餅的爐是桶狀的,頂部有口,并加有鐵蓋密封。放入時還是餅胚,拿出來就成了燒餅。這種燒餅有甜、咸兩種,咸的用料和吊爐的一樣,甜的不加鹽和料粉,而是放糖,有的還放有玫瑰醬,挺好吃的。
小時候,勞動路與汴京路交叉口有家賣缸爐燒餅的,那時這種燒餅在開封還不多見,爺爺領(lǐng)我去買過幾次,回來的路上我邊走邊吃,不一會兒,一個燒餅就沒了。從西大街到勞動路那么遠(yuǎn)的路來回全是步行,小小年紀(jì)也不覺得累,可見美食的吸引力就是不一般啊。
(作者:拜波 責(zé)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