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介紹自己拍攝白天鵝的經歷
白天鵝如約而至
金秋十月,晨曦微露。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天鵝湖湖面上,剛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蒙古等地遷徙到這里過冬的天鵝猶如水中仙子,時而在蘆葦叢中或是長滿蒲草的岸邊佇立、踱步;時而撲進碧綠如玉的湖水中游泳嬉戲;時而又騰空而起,飛上藍天恣意翱翔……
保護天鵝城市名片
10月27日上午,在白天鵝最佳觀測處之一的209國道彩虹橋西邊的木棧臺上,市民張先生一大早就支好了“大炮筒”,目不轉睛地通過鏡頭觀察著天鵝湖湖面上白天鵝的一舉一動。隨著“咔嚓”一聲,張先生終于松了一口氣,轉過頭來看記者拿著相機準備拍照,問道:“你也是天鵝拍攝的發(fā)燒友吧?!”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拍攝天鵝已經4年多了,每年到這個時候,他都帶著自己的攝影裝備,每天在天鵝湖周圍幾個觀測點等待白天鵝的到來,拍攝天鵝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不,天鵝真回來了,好多人還不知道,我得好好抓住這幾天的好天氣,拍些天鵝棲息、生活的好照片。”張先生對白天鵝“回家”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和張先生一樣,家住市區(qū)崤山路的李師傅也是一名拍攝天鵝的愛好者,他告訴記者,他是10月26日在手機微信里看到一位朋友發(fā)微信說“天鵝飛來了”,第二天一大早便開車前來拍攝白天鵝,“總算等來了!天鵝能在三門峽棲息生活,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三門峽人民應當愛護、守護白天鵝,打造好這張城市名片”。
外地游客慕名而來
“快看!天鵝在那里!”“我終于看到天鵝了!”10月27日上午,一群人從一輛大巴車上下來,走上209國道彩虹橋西邊木棧臺觀測點,邊走邊發(fā)出驚嘆。其中,一位李姓阿姨告訴記者,他們來自哈爾濱,26日到三門峽參加一個舞蹈比賽,當日比賽結束后,一位三門峽朋友說這里是天鵝之城,每年秋冬季節(jié)許多白天鵝會在這里越冬,她便和朋友們一起來這里看看。“真沒想到白天鵝和我們一樣,也是昨天來的,我們好幸運。”李阿姨說著,便和幾位朋友擺著天鵝的姿勢拍起照來。
在濕地公園大門口,來自山西的曲先生從車上下來,向記者詢問觀賞天鵝的最佳位置,“2013年冬天我和朋友來過一次,知道三門峽的天鵝數(shù)量多,非常好看。這次和家人路過這里,就想好好看看白天鵝”。
“來,就在這里拍張照片吧!”在濕地公園青龍壩旁邊寫有“天鵝湖”的大石頭前,來自鄭州的楊女士正和兩位朋友拍照,她告訴記者,三門峽的白天鵝和溫泉很有名,退休后,她經常和家人、朋友來三門峽游玩。“秋冬季節(jié)來這里既可以泡溫泉,又可以欣賞白天鵝,真的很好!”
采訪中,記者在濕地公園看到,盡管現(xiàn)在白天鵝還不是很多,但外地的游客和車輛仍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他們都是慕名前來觀賞天鵝的。
早做準備迎接天鵝
“18日來了2只,19日3只,20日5只……27日早上120余只,天鵝又回來了!”當日上午,在濕地公園管理處,剛從天鵝湖天鵝觀測處回來的三門峽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站長高如意向記者介紹幾天來天鵝數(shù)量增加的情況。據(jù)介紹,大概是在10月18日早上,他就觀察到在濕地公園西邊的蒼龍湖上,有兩只天鵝飛來。而最近幾天,隨著三門峽水庫水位不斷上升,每天都有天鵝三五成群飛來。“由于這些野生的天鵝野性較強,對環(huán)境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先有幾只打前站的,飛過來確認安全后,其他成群結隊的才飛過來。今天(27日)已有120余只,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天鵝飛來。”高如意說。
濕地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茹文東說,每年天鵝飛來的時間都在10月中下旬,在此之前他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儲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玉米供天鵝食用,每天定時定點喂食,并組織人員對天鵝棲息地全方位進行消毒,噴灑漂白粉、聚維酮碘等消毒制劑,“我們會隨著天鵝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和變化,做好安全消毒工作,遇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采取必要措施進行防范,以確保天鵝棲息地的環(huán)境安全,防止禽類傳染病菌”。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侵擾天鵝棲息和生活的行為,濕地公園管理處在天鵝湖周圍專門設立了隔離帶、隔離網(wǎng),成立了“天鵝巡邏隊”,設立了觀測保護點,24小時全天候值班巡邏,禁止在景區(qū)內釣魚,夜間更是禁止車輛出入。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