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水席在老城又熱了起來。大冷天,吃水席暖和,不像別的席面,菜端上來就涼了。
“水席三要素,味精胡椒醋。”也就是說,把這三樣掌握好了,水席的味道自然就出來了。這種說法在老城很流行。
還有一種說法是“高湯胡椒醋”。高湯,就是上好的肉湯,它出味兒,是水席離不了的,但是這里面有個問題,水席里有幾道甜品,比如蜜汁紅薯、八寶飯等,肯定不能用高湯。因此這種說法不全面。
流傳頗廣的說法“味精胡椒醋”,也經(jīng)不起推敲。味精、胡椒、醋,后兩樣舊時就有,而味精呢,興了沒多少年嘛!往細了說,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味精還是稀罕物,進入尋常百姓家則在改革開放以后。難道在沒味精的年代,水席就做不出來味道嗎?肯定不是的。
前段時間,我見到一位在洛陽餐飲界頗為有名的老師,他是和洛陽水席名家宋振志同時入行的。席間,他提到了水席,對我說:“水席離不開粉芡、胡椒、醋。”
一語驚醒夢中人。對了,應(yīng)該是粉芡,不是高湯,也不是味精。想那粉芡,在水席中簡直是碗碗要有、盤盤不離。湯湯水水的水席,全靠粉芡拿捏。連湯肉片燒雜拌,燕菜扁垛焦炸丸,沒有能離得了粉芡的。勾芡,要不稀不稠,天熱少點兒,利口,天冷多點兒,喝起來以糊嘴為好。
有了味精,人們在做水席時就比較省事。出不出味兒,不少人以為掌握好放味精的量就可以了。甚至有人講,想把水席做好,擺平味精、胡椒、醋就行了。實際上,真正的水席是不靠味精的。嘴刁的食客,用嘴一嘗,就知道你的道行。
那天,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師說,想做出地道的洛陽水席,還是要把老三樣——粉芡、胡椒、醋用得恰到好處。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