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墜子:傳統(tǒng)曲藝唱響文化許昌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5/11 8:35:34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河南墜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藝道情、鶯歌柳、三弦書等結(jié)合形成,屬曲藝的一種,有100多年歷史,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墜子弦且用河南方言演唱而得名。作為許昌第十一屆三國文化旅游周活動之一,4月28日至5月2日的“說三國”墜子書展演受到許昌市民的歡迎.河南墜子流行長葛百余年,我市墜子書逐步走上正軌
“再來一段!再來一段!”5月2日上午,在市區(qū)春秋廣場的“說三國”墜子書展演現(xiàn)場,剛剛唱完墜子書《灞陵橋》的演員趙翠英面對熱情的觀眾,欣然再次登臺。而這一次,已是她第三次返場。
“許昌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的城市。每年正月十三的杜寨書會,至今已有2000年歷史,比寶豐的馬街書會早約13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得許昌形成了濃厚的曲藝氛圍。對于藝人來講,許昌像極了曲藝之鄉(xiāng)天津。”河南墜子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河南墜子文化傳播公司總經(jīng)理陳勝利說,“我?guī)ьI(lǐng)團隊來許昌演出這幾天,深切感受到許昌市民對傳統(tǒng)曲藝文化的推崇、對曲藝人才的尊重。”
陳勝利介紹,此次來許昌演出,他邀請了馬街書會2017年擂主、大書演員屠祥玉,《梨園春》767期擂主趙翠英,2015年天津市全國曲藝邀請賽第一名獲得者、河南墜子喬派傳人王雪玲,許昌博物館原副館長黃留春,以及兩位徒弟李琳、黃嫻瑋。“這個演出陣容是非常強大的,只有強大的演出陣容才能滿足許昌群眾的文化需求。”陳勝利說。
“許昌的河南墜子屬于中路墜子。”許昌市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市群眾藝術(shù)館副館長蔡偉京介紹,河南墜子流行長葛已百余年。據(jù)石固鎮(zhèn)崗河村老藝人楊寶玉、南席鎮(zhèn)尹莊村老藝人尹有的調(diào)查資料記載,長葛市大周鎮(zhèn)王皮廟村的張北(景臣)、老城鎮(zhèn)的申升(萬升)、增福鎮(zhèn)張留寨村的張林(老林),在清光緒年間將河南墜子從開封、尉氏等地引入長葛。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幫助藝人提高政治覺悟和演唱水平,建立曲藝協(xié)會,使我市的墜子書逐步走上正軌。1986年,墜子書藝人胡潤芝在曲藝“寶豐杯”大獎賽中奪得“寶豐杯”獎,后被評為全國河南墜子十大明星,使長葛墜子的演唱隊伍更加壯大。
【基本內(nèi)容】 唱詞多以6字句、10字句為主,唱腔有過板、引子、平腔、大小寒韻
“河南墜子是中國流行較廣的曲藝劇種之一,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墜子弦且用河南方言演唱而得名。”陳勝利介紹,“河南墜子書目大致分為長、中、短三類:中長篇大多有說有唱,以說唱為主;短篇以演唱為主,光唱不說。河南墜子中,傳統(tǒng)曲目有《秦瓊打擂》《包公案》等,現(xiàn)代曲目有《平原槍聲》《雙槍老太婆》等。”
他說,此次“說三國”墜子書展演,主要圍繞許昌第十一屆三國文化旅游周設(shè)置曲目,小段類曲目有《灞陵橋》《黃鶴樓》《司馬懿扒墓》《華容道》《惡婆婆》《馬前潑水》《鳳儀亭》《月下盤貂》《徐庶辭朝》等。
蔡偉京介紹,河南墜子唱詞多以6字句、10字句為主,其間有部分5字句;唱腔有過板、引子、平腔、大小寒韻……河南墜子最初進入許昌一帶時,唱腔多以抒情婉轉(zhuǎn)的東路調(diào)為主。后來,各地墜子藝人常云集于此傳藝。青年藝人不斷汲取其他劇種的精華,將河南墜子東、北、中 三路流派唱腔融為一體,并創(chuàng)新唱腔,從而豐富了河南墜子的唱腔藝術(shù),使河南墜子在許昌有了較大的發(fā)展。
許昌的河南墜子表演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種是一人演奏墜胡和腳梆,并演唱;第二種是一人演奏墜胡和腳梆,另一人手持簡板式單板演唱;第三種是一人演奏墜胡和腳梆,另外兩人手持簡板式單板對口演唱。
許昌的河南墜子伴奏樂器主要以墜胡為主,配以二胡、揚琴、琵琶等。墜胡音域?qū)拸V,音樂悠揚動聽,多用頓弓、滑奏等奏法。河南墜子被張北引入長葛時,所用樂器為三弦書鼓、單板;申升、張林從開封、尉氏回來后,逐漸改用墜胡、單鈸、腳梆、單板。
【傳承弘揚】 創(chuàng)新演出形式,為活態(tài)傳承河南墜子搭建更大舞臺
陳勝利說,墜子書內(nèi)容豐富,源于生活、歷史故事,頗受老百姓喜愛。比如,《鳳儀亭》講述的是貂蟬和呂布二人在鳳儀亭私會,被董卓發(fā)現(xiàn)的故事。經(jīng)過鳳儀亭事件,董、呂二人徹底反目,呂布下了殺董卓的決心。
另外,墜子書是吸納了歷史文化、戲曲文化、表演文化、民樂文化等的民間曲藝形式。由于音樂節(jié)奏明快流暢、旋律優(yōu)美纏綿、演出風格鮮明、藝術(shù)套路規(guī)范、模仿惟妙惟肖、場面熱烈,所以墜子書流傳區(qū)域較廣、影響面較大,深受人民群眾喜歡和愛戴。
陳勝利說,以前,墜子書是農(nóng)閑、節(jié)慶、廟會、商貿(mào)慶典活動及集市貿(mào)易、社火、文藝匯演、婚喪嫁娶時的“保留項目”,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對倡導和諧社會、陶冶群眾情操、促進民間曲藝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F(xiàn)在,由于文化部門的重視,我市不斷舉行大、中、小型墜子書展演。此次舉辦的“說三國”墜子書展演,既促進了藝人的學習與交流,提高了藝人的演唱藝術(shù),又為探索墜子書多樣化的表演形式提供了平臺。
蔡偉京介紹,今年3月,河南省文化藝術(shù)研究院、市文廣新局、市群眾藝術(shù)館、市曲藝家協(xié)會等舉辦了河南墜子(中路)演唱研討會。本次研討會選取30多名具有代表性的中路墜子演員進行錄音、錄像,并對大書唱詞、曲譜進行整理、記錄。
“這是我們第四個年頭兒組織的‘說三國’墜子書展演,觀眾越來越多,活態(tài)傳承河南墜子的效果越來越好!”蔡偉京說,“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chuàng)新形式,加強對河南墜子的傳承和弘揚工作,為打造許昌文化高地凝聚正能量。”
(作者: 責任編輯:笑宇)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