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1日,是毛澤東同志發(fā)表《愚公移山》75周年。6月1日,愚公故里,2020年中國(濟源)愚公文化節(jié)將盛大開啟!
新時代!新高度!挖掘愚公移山文化內涵,傳承和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濟源將向全世界展示愚公故里的精神力量。
濟源,因濟水發(fā)源地而得名,因愚公移山精神而聞名。拱太行、王屋之奇,收濟瀆、黃河之美,一山一水一精神,其中,一山是“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一水是“四瀆”之一的濟水,一精神是愚公移山精神。
《列子·湯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本姓呂,名三太,王屋山天壇峰下,勤勞樸實,性格倔強。為了改變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帶領全家搬山修路,不畏險阻,迎難而上,持之以恒,爭取到了最終的勝利。
一則寓言,千古流傳;一種精神,輝映玄遠。這是中華大地流傳了千年的神話故事 !更是中國精神、民族精神的代表!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致閉幕詞時,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作比喻,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更啟示我們,新時代仍需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6月1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承載著歷史的使命,更是時代的呼喚,濟源作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發(fā)地,2009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愚公文化之鄉(xiāng)”稱號。
2016年12月29日,濟源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了市政府提請的《關于設立“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的議案》,決定自2017年始,將6月11日設立為“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
這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從蠻荒時代一直矗立到現(xiàn)代社會,時代的強音從不停止,傳承和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濟源一直在行動!
建設愚公移山干部學院、愚公移山精神紀念館、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推出電視劇《王屋山下的傳說》、豫劇《愚公移山》、舞蹈《愚公魂》、成立愚公移山精神研究會、開設愚公移山精神系列精品課程……把愚公移山精神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如今,愚公移山精神遍地開花,走出濟源,走向國際。
2019年12月11日,濟源示范區(qū)管委會主任、市長石迎軍率團赴歐洲訪問,在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最大的物流公司,偶遇老板珍藏紀念品“愚公塑像”,30厘米高覆著彩釉的陶瓷塑像,做工精美,惟妙惟肖,在異國他鄉(xiāng)傳播愚公移山精神。
韓國漆谷郡有一座友好城市公園,用來展示愚公故里風光,公園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園內以愚公移山雕像為藍本等比例建造了愚公移山雕像,讓韓國朋友直觀認識“愚公移山精神”。
2019年,濟源駐漆谷郡外派公務人員走進韓國校園,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為漆谷郡長谷中學的學生開展別具意義的課程。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愚公移山》著名演講發(fā)表75周年。
傳承和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2020年中國(濟源)愚公文化節(jié)6月1日盛大開幕。屆時,互動參與性文化體驗活動、特色文化演出、文旅藝術精品展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愚公移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遠征,是一場沒有休止的攀登。
傳承和弘揚讓我們繼續(xù)掄起愚公用過的鋤頭,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讓愚公移山精神如“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那樣激昂迸發(fā),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在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不斷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