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正月古廟會游人如織。人民網(wǎng) 辛靜攝
1月30日,農(nóng)歷正月初九,河南?h古城“沸騰”了起來!
?h正月古廟會貫穿于每年的整個正月,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而正月初九是?h正月古廟會精品社火展演的日子。這一天,?h縣城及周邊各村社火表演隊接成長龍,競技表演。這場“中國式的狂歡節(jié)”也隨之掀起高潮。
當日一早,剛踏進?h縣城,便感受到熱鬧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高亢的嗩吶聲、震天的鑼鼓聲遠遠傳來,社火表演者身穿節(jié)日盛裝,激情表演民俗絕活兒,游客扶老攜幼爭先恐后觀看,歡呼聲、助威聲此起彼伏。“年味兒在這里!”“不愧是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人群中,有游客高呼。
舞獅表演。人民網(wǎng) 辛靜攝
“鬧一鬧,春來到。”社火所到之處熱鬧非凡。
中午時分,趕到位于?h縣城中心的文治閣時,這里已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踮著腳尖擠進人群,在人群縫隙中可以看到正在表演的舞獅隊。只見十幾根高度2米至4米不等的梅花樁一根根屹立在隊伍中央,一只 “金獅”在梅花樁上或閃展騰挪,或飛奔縱躍,一會兒哈欠連連趴在樁上打盹兒,一會兒眨著眼睛向游客“賣萌”,一會兒直立身子睜大眼睛,一會兒又俯下身子采青……現(xiàn)場掌聲陣陣,叫好聲連連。
不一會兒,從不同方向趕來文治閣的社火表演隊伍開始同時競技。這邊舞獅表演隊剛完成一個高難度動作,那邊的高蹺隊就拿出看家本領(lǐng)炫技,使出下腰、劈叉等絕活兒……
每支社火隊都被游客里三層外三層圍著,現(xiàn)場氣氛高潮迭起,觀眾則過足了眼癮。
隨后,背閣、旱船、竹馬、武把式、秧歌兒、大頭舞等一個個項目接連上演,游客們跟隨在社火隊伍后面,看了一遍又一遍,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背閣表演。人民網(wǎng) 辛靜攝
“這里是?h古城西大街,這附近的端木翰林府后花園原為端木子貢后裔的府邸,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咱們得去那兒看看。”觀看了熱鬧的社火展演后,游客開始靜下心來參觀?h古城的多處景點,感受歷史的厚重。來自新鄉(xiāng)的游客朱軍便是其中一位。
“?h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兒的古廟會氣氛濃郁,每個景點背后都有故事,各種民俗活動也好看又好玩兒。”朱軍說,在參觀了云溪橋、古縣衙、古城墻遺址、大運河浚縣段遺址、大伾山、浮丘山等景點后,他和家人深切感受到了?h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蘊,感覺不虛此行。
?h的多處景點,一盞盞紅燈籠將景區(qū)裝扮得年味兒十足,熙熙攘攘的游客或登高望遠,或拍照留念,或與親朋好友視頻通話交流旅游心得,開心溢于言表。
“這些泥咕咕造型真可愛,聽說?h泥咕咕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次真是大開了眼界!”廟會上,游客競相購買泥咕咕。以?h正月古廟會為平臺,多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和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交相輝映,為市民和游客搭建了一個體驗年俗、認識非遺項目、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平臺。
午后,來到縣城前街,伾浮路兩側(cè)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和特色美食。工藝精湛的柳編作品、色彩鮮艷的泥咕咕、惟妙惟肖的糖畫、栩栩如生的?h石雕、靈巧可愛的木旋玩具、特色鮮明的萬;、與自己名字完美融合的蟲鳥畫、焦香酥脆的炸蝦、香氣四溢的石子饃……?h古城特色拉滿,“煙火氣”盡顯,游客們一路逛、一路吃、一路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