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紀念活動由中國考古學會、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市人民政府指導,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市文物局、新鄭市人民政府、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新鄭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主要包括“李家樓鄭公大墓青銅文物出土百年紀念碑”揭碑(如圖)、新鄭蓮鶴方壺青銅器出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等內容。
100年前的8月25日,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了眾多珍貴文物,轟動全國,并以“新鄭彝器”揚名于世。當時正是中國考古學發(fā)軔之始,1927年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館籌委會,鄭公大墓出土的青銅器成為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的首批鎮(zhèn)館之寶,不僅奠定了該院近百年的基業(yè),為河南文博事業(yè)開啟先路,更書寫了我國考古史光輝燦爛的一頁。特別是一對蓮鶴方壺,以新穎的構思和巧妙的設計將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秘融為一體,為青銅時代造型藝術的巔峰之作,被譽為“青銅時代的絕唱”“東方最美青銅器”,郭沫若先生曾贊嘆蓮鶴方壺乃“時代精神之象征”。
駐足欣賞,沉浸其間 本報記者 李焱 攝
鄭公大墓出土文物命運多舛,幾經輾轉顛沛流離,最終被海峽兩岸四地五館分藏:河南博物院58件、臺北歷史博物館21件、中國國家博物館17件、北京故宮博物院5件、深圳博物館3件。其中,“雙胞胎”蓮鶴方壺也分別成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
揭碑儀式后,新鄭蓮鶴方壺青銅器出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召開。極具新鄭特色的文物復原展演《鄭風》、紀實片《蓮鶴方壺傳奇》為本次會議拉開帷幕,演繹出詩經鄭風的鄭國風情。
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鄭公大墓的發(fā)現(xiàn)直接推動了中華文明研究與近代學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國寶青銅蓮鶴方壺的發(fā)現(xiàn),不僅有利于我們深入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文化,更成為展現(xiàn)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載體,對于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脈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希望新時代的文博人能通力合作,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用文物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講好“中國故事”,在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中展現(xiàn)出更大的作為。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