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生態(tài)奇跡 賦予黃河最美的景色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23/10/14 11:13:00 來源:三門峽日報 點擊次數(shù):
“讓白天鵝告訴世界:生態(tài)創(chuàng)造奇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碧波里,黃河,有最美的早晨。”
是怎樣的生態(tài)奇跡,使得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生態(tài)文學作家李青松為三門峽作出這首贊美詩呢?
是數(shù)以萬計的天鵝不遠萬里依時而來,是人與天鵝咫尺之間的和諧共生,是野生大天鵝一次又一次地成功繁育……
深秋的黃昏,余霞成綺,染紅了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金波粼粼的湖面,這片豐饒的水域像一幅巨大的風景油畫。2023年出生的3只野生天鵝,身上灰色的底絨覆蓋一層雪花似的白羽。它們的父母將其護在中間,一家緩慢地向遠處一塊食物豐盛處開進。
“在三門峽這個暖溫帶地區(qū),可謂奇觀。”該市愛心攝影家張明云對著這一幕按下快門——距離他們趕赴包頭市,救回環(huán)志A55白天鵝那場轟轟烈烈之行已經7年了。如今大家仍然稱它為“天鵝寶寶”。是的,無論多大,它們在三門峽眼里永遠是孩子。
第一個生態(tài)奇跡,發(fā)生在2015年的三門峽,黃河流域首例野生白天鵝成功自然繁殖。其中長大了的“A55”應季遷徙時迷途在內蒙古包頭市。該市和包頭市多部門、各界愛心人士聯(lián)合跨越四省將其救回。
2023年,又一例奇跡發(fā)生了。
沐浴著5月燦爛的陽光,一對留守在青龍湖的白天鵝把希望的種子孕育在三門峽。張明云記錄下它們相戀、筑巢、產卵、孵化的全過程。
“它們銜來柔軟的草修筑窩巢,雌鵝孵卵,雄鵝警戒、覓食,驅趕尋釁的鄰居……”張明云連續(xù)一個月暗中拍攝觀察,在目睹天鵝寶寶破殼時,他喜極而泣。一時間,三門峽如獲至寶。
白天鵝對棲息環(huán)境要求十分苛刻。對此,該市積極部署,在天鵝寶寶家附近悄悄清淤,默默守護,為其成長提供理想環(huán)境。如今,它們已經具備了強健的筋骨、矯健的雙翼。
“這些天鵝寶寶今年可能會飛走,飛翔是它們的使命。”全國鳥類環(huán)志中心三門峽天鵝湖鳥類環(huán)志站站長高如意說,肥美富饒的黃河濕地賦予它們生命,它們也將經歷新的考驗,征服遙遠的旅途。
也是在2023年,三門峽市人民公園動物園4只天鵝寶寶破殼而出。其父母是受傷后被該市救助的白天鵝,這已經是第二次繁育了。
“雌鵝孵卵時,雄鵝非常警惕,不斷巡視窩巢四周,一旦發(fā)現(xiàn)入島者,就張開雙翼,嘴喙高舉,毫不客氣地將其趕走。我們正是進去觀察,被雄鵝攆出時得知喜事發(fā)生了。”市人民公園主任王擁軍笑著說。
增蓋鳥舍、安裝監(jiān)控、小心觀察、遞送筑巢干草……工作人員壓抑著內心的喜悅,輕輕地把它們與其他鳥類隔離開,屏蔽外界的嘈雜,讓雌鵝安安靜靜地抱窩。沒過多久,毛茸茸的雛鳥就破殼而出了。工作人員精心喂養(yǎng),兩名“天鵝大夫”隨時待命,大家像保護自己的嬰孩一般呵護著它們。
“約1米水深的濕地最適宜白天鵝生活,便于它們長長的脖子伸到水底淤泥中啄食,公園水域存在多處淺水濕地、環(huán)島、低密的蘆葦蕩等庇護棲息場所,天鵝筑巢有了更多選擇。”高如意介紹。此外,公園多年堅持栽種各色水生植物,為白天鵝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由此能最大限度地留住它們,增加配對概率,讓這里成為天鵝繁衍、哺育后代的天堂。
三門峽黃河天鵝湖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孔德生介紹,公園現(xiàn)有20余只留守白天鵝,有專人監(jiān)測、觀察和巡邏,杜絕無人機和游客過分接近等對天鵝繁育期的不利影響。全市居民也自覺遵守,共同保護,為下一次生態(tài)奇跡的誕生做足準備。
太陽逐漸滑向山后,寬闊的湖面蕩漾著清波,白天鵝一家吃飽晚餐,登上環(huán)島,天鵝媽媽用柔軟的脖頸觸摸孩子的臉,呈現(xiàn)出安謐、和平的優(yōu)美神態(tài)。
(作者:吳若雨 責任編輯:言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