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鄭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不斷推動研學旅游精細發(fā)展,開設體驗式學習、研究型特色課程,促進‘研學+科普+實踐+旅游’深度融合,注重歷史性、知識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成長平臺。
1、體驗考古也是樂趣
新鄭市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以“沿著歷史的車轍,追溯車馬的演變”為研學主題,專門設置了具有教學功能的陽光教室,擺放了許多歷史文物書籍和車馬拼裝擺件,同時還開設有車馬文化課題、木版拓片、沙坑考古、實地勘探等一系列考古研學實踐項目。博物館王聰館長表示“以前主要是圖片和文字,現(xiàn)在隨著3D拼圖、視頻等現(xiàn)代元素的加入,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的歷史科普宣教變得更具趣味性,更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力求讓青少年體驗一段難忘的考古研學之旅”。
2、城墻遺跡也是課堂
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創(chuàng)越千年 筑夢未來”主題研學活動,帶領同學們了解古代城墻的建造方式,體驗古代工匠的勞動智慧是一種結合了歷史文化和教育的體驗活動。在老師的講解中,學生們能進一步了解城墻的發(fā)展和建造目的,知道城墻的夯筑方法,同時也能了解鄭韓故城的歷史。通過參與夯筑城墻的過程,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著力為中小學生打造認識歷史、了解文化、保護文物的綜合素質教育基地。
3、禮敬先賢也是傳承
歐陽修陵園紀念館以學校為輻射源,開展“拜一代文宗 詠千古詩詞”主題研學活動,通過穿漢服緬懷先輩、虔誠祭拜,誦歐陽修名篇《醉翁亭記》及經典名篇,在全社會特別是各級各類學校掀起誦讀經典的熱潮,在誦讀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自強的優(yōu)良品質,努力營造濃郁的誦讀研學氛圍。不僅能讓孩子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誦讀經典,更能開拓視野提升學習興趣。研學游活動也讓學生從學校課堂走進紀念館課堂,近距離的了解了歐陽修,感受一代文宗的精神文脈傳承,同時根據(jù)學生群體特點,量身定制研學服務。
4、了解文物也是學習
“拓歷史之痕 印文化之跡”。新鄭博物館主要以介紹中國古代瓦當?shù)暮喢靼l(fā)展史,解讀瓦當上文字、圖形和圖案的文化內涵為研學內容,講述不同時期瓦當上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對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和平幸福,福壽安康的美好心愿。同時拓印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實際操作,讓同學們親身體驗拓片制作的過程。新鄭博物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帶領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古老拓片技藝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是中小學生研學的好去處。
5、探索科考 也是提升
“考院邀你考狀元”,同學們化身古裝小考生,走進考院博物館了解中國科舉制度和新鄭科舉考試方面的相關歷史文化,參觀科舉歷史、考院春秋、學優(yōu)名仕、文韜武略、科考人生五個展覽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及歷史文物策展等方式,闡述科舉延續(xù)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進程。整理衣冠行拜師禮,經過層層考驗選拔選出: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體驗科考之路的艱辛及金榜題名之喜。作為一個展示科考的場所,將繼續(xù)深入挖掘研學產品應有的教育意蘊,把科考的精神內涵講出來,真正讓學生受到教育。
研學,并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研學實踐教育課程是一種學生學習的新形態(tài),它的出現(xiàn)對課程改革提供了改進的視角和思路,也對教學的目標和觀念進行了改進。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實踐經歷是最好的學習,而研學旅行或將是學習之旅中最美的相遇。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