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春日春浩蕩,龍年龍歲龍騰飛。2月25日,郟縣第31屆民間藝術大賽開始舉行,大銅器舞、舞龍、舞獅、秧歌舞、劃旱船、二鬼摔跤、雜耍,聽曲劇、看豫劇、聽墜子書,賞攝影大展、參觀非遺大集……一時間,郟縣銚期路、龍山大道和縣人民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熱鬧的世界。
當天上午9點半,郟縣縣委書記王景育手持朱砂筆為祥龍點睛,由縣文化館代表隊帶來的《龍騰鼓舞慶盛世》拉開了大賽的序幕。
舞龍隊員身著鮮艷的龍袍,在他們通力配合下,一條巨龍伴著激昂的音樂在空中蜿蜒騰挪,時而翻騰跳躍,時而搖頭擺尾,讓人目不暇接。
和文化館代表隊相鄰的是龍山街道南后街社區(qū)代表隊,他們帶來的有大銅器舞、秧歌舞和雜耍,110名參演居民身著華麗的盛裝,全身心投入表演,或激情、或可愛、或滑稽,20分鐘一場的演出結束,應觀眾要求,他們接連演了3場。
“我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王國峰今年自費四五萬元,為我們配了樂器和盤鼓等道具,大家的參演熱情都很高,還有很多人沒有報上名呢。”該社區(qū)參賽隊員任應新高興地說。
沿著龍山大道和銚期路交叉口向東行,只見龍山街道東街社區(qū)、東關街社區(qū)、新華社區(qū)等14個代表隊一字排開,大銅器舞、盤鼓、腰鼓、廣場舞等,演員如癡如醉,觀眾目不轉睛。
再往前走,分別是廣闊天地鄉(xiāng)、姚莊回族鄉(xiāng)、茨芭鎮(zhèn)、長橋鎮(zhèn)、白廟鄉(xiāng)、冢頭鎮(zhèn)等14個鄉(xiāng)鎮(zhèn)的16個代表隊,每個參賽隊都亮出自己的絕活,現(xiàn)場居民紛紛稱贊“精彩、養(yǎng)眼、好看、新鮮”。
尤其是薛店鎮(zhèn)吳村居民吳浩、吳冰、吳老大3人帶來的《二鬼摔跤》讓圍觀人群不時發(fā)出喝彩之聲,吳浩、吳冰時而掄、轉、下拌,時而翻、摔、托舉,二人互相扭摔,表演出許多滑稽、幽默逼真的摔跤動態(tài)。
冢頭鎮(zhèn)李梓樓村民帶來的舞龍舞獅表演和長橋鎮(zhèn)竇堂村荷葉舞蹈隊帶來的表演同樣精彩紛呈,讓觀眾流連忘返。在縣人民廣場舉辦的戲曲展演、非遺特色商品展覽同樣是人山人海、人氣爆棚。
民間藝術是傳統(tǒng)文化中最基本、最生動、最豐富的組成部分,它印刻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和審美風范。
近年來,郟縣不斷加大鄉(xiāng)村文化管理員的培訓和指導力度,不間斷舉辦公益課堂、大銅器進校園等活動,同時為鄉(xiāng)鎮(zhèn)民間藝術隊免費提供音響、大鼓、鐃鈸镲、高蹺等樂器、道具,有力推動了民間文化的繁榮和傳承。
“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源于生活、貼近生活。舉辦民間藝術表演大賽能讓老百姓走得近、看得懂,因此備受歡迎。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fā)掘、保護和發(fā)展好這些有著廣泛群眾基礎和旺盛生命力的民間藝術精品,讓民間藝術在基層農村開花結果,推動地方特色文化不斷發(fā)展與繁榮。”郟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楊洪峰說。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