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攜手 打造新時代功夫IP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24/8/20 8:43:04 來源: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點擊次數:
在中華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功夫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發(fā)源于河南的少林、太極功夫,更是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沉淀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8月15日,2024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舉行,來自河南、河北、江蘇、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四川八省的協作體代表相聚于此,領略嵩山群峰的長風浩蕩,謀劃中國功夫的品牌建設;顒又,中國旅游協會副秘書長、南開大學幸福與創(chuàng)造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葛磊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讓我們開啟一場關于“功夫+文旅”的深度對話,展望功夫文化與旅游融合的嶄新思路。
讓功夫文化在當今煥發(fā)強大活力
發(fā)源于河南的少林、太極功夫是中國功夫的代表、中華文化的名片。如何看待中國功夫在河南的發(fā)展?
葛磊:有一句老百姓皆熟知的話——“天下功夫出少林”,近代中國功夫文化的重新崛起始于《少林寺》這部電影,同時也源自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所構建起的中國人的英雄宇宙。
我認為無論是基于功夫文化的歷史起源,還是功夫在河南這片土地上的傳承發(fā)展,亦或是從當今電影、書籍等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河南在功夫文化領域具備獨特性、極致性和引領性。不論是河南,還是鄭州,都擁有這樣的機會和資格將功夫文化打造成這片土地上的一個超級文化IP。
河南如果想進一步擦亮功夫品牌,關鍵的突破點在哪里?
葛磊:首要任務便是讓功夫文化在當今時代煥發(fā)出強大活力,贏得更多人的認可、喜愛與傳承。
具體如何突破?其一,需牢牢抓住功夫研學。對于中國人而言,學習功夫并非為了與人爭強斗狠,而是旨在強身健體、強志養(yǎng)性。真正做到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保家衛(wèi)國,成為英雄。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其二,功夫必須抓住年輕人。功夫的終極意義在于回歸民間,我們理應在這一代年輕人當中,更多地借助功夫來喚起大家的家國情懷;抓住年輕人,構建起一個更具沉浸式體驗的功夫宇宙、功夫世界。
其三,功夫乃是中國文化的世界級IP。功夫文化不僅僅是學習一些招式,更重要的是領悟功夫的精神內核,這也是中國文化全球化輸出的體現。未來,功夫文化與功夫旅游必將成為中國入境旅游產品的關鍵載體。
八省聯動,攜手打造新時代“功夫江湖”
2017年12月,在原國家旅游局大力支持下,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廣東、江蘇、福建、四川八省,聯合成立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這場2024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對中國功夫走向全球起到了怎樣積極推動作用?
葛磊:身處2024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現場,我深感震撼。剛提到的這八省皆是中國功夫最為典型的發(fā)源地與傳承地。像太極拳、詠春、峨眉派等功夫流派皆發(fā)源于此,從這八個省份,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中國功夫文化源遠流長、多元包容的顯著特質。
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肩負著兩個極為重要的使命。
其一,共同擦亮功夫品牌,打造可供游客體驗的功夫超級產品。通過對功夫文化的再激活、再開發(fā)、再創(chuàng)造,形成契合當下時代、具有沉浸感且針對細分客群的更多定制化功夫旅游產品。其二,也是我尤為期待的一點,既然有八個省份代表著不同的功夫流派,我們實際上是在打造一個新時代的“功夫江湖”。
這個“江湖”與以往不同,不再以競爭為核心,而是以協作為主,攜手共同擦亮中華民族的功夫名片。
功夫旅游融合要做好“功夫+研學、賽事、健康”
各省在傳播中國功夫文化的同時,如何更好地推動功夫文化與旅游融合,有哪些建議和思路?
葛磊:傳統意義上對于功夫和旅游的定義,往往局限于觀看表演、功夫賽事、參與培訓等方面。實際上,我們在功夫旅游的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方面仍存在巨大潛力。我認為,功夫文化應當成為鄭州市的首要文化IP、河南省的超級文化IP、中華文化面向世界的核心文化IP。
同時,功夫旅游要做好三個“+”:“功夫+研學”,爭取讓功夫進入中小學生必修課,大規(guī)模開設暑期功夫集訓托管班,大力實施國際功夫研學營;“功夫+賽事”,鼓勵以民間力量為主體開展功夫比賽,恢復儀式感和群眾參與性;“功夫+健康”,讓太極拳、八段錦成為中國新一代養(yǎng)老生活的標配。
在2024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上,文化和旅游部以及來自河南、山東、廣東等八大功夫之鄉(xiāng)的代表齊聚一堂。在此,我倡議: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新時代的中國“功夫”IP,以功夫之名,培養(yǎng)少年的英雄氣概,涵養(yǎng)華夏的浩然正氣。
(作者:孟月 實習生 王磊/文 記者 耿毅卓/圖 責任編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