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黏土制作
蹴鞠
4月4日至6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清明踏青‘趣’尋春”為主題,相繼推出互動體驗、公眾考古講座、城市考古體驗課堂等系列活動,從黏土手作到商代玉器,從團扇編織到古代蹴鞠,將歷史與現(xiàn)代連接,帶游人在春日里全方位體驗“活起來”的鄭州歷史。
巧手黏土繪春景
4月4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尋春”之“黏土繪春DIY”活動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二樓報告廳舉辦,吸引許多入館游客用黏土貼出美景,繪出春日“好春光”。
據(jù)了解,本次“黏土繪春DIY”手工活動,以春日盛開的鮮花為靈感,結合文物中的花卉紋樣,通過黏土手作的方式,讓參與者創(chuàng)作獨一無二的“春日文物”。
活動現(xiàn)場,五顏六色的黏土如同色彩繽紛的春花,令人心曠神怡;各類手作工具一應俱全,吸引游客踴躍參與。從繽紛花朵到陶罐瓷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繪制好的樣板,也給參與者增添了信心。
帶著兩個孩子“繪圖”的李女士表示,本次“黏土繪春DIY”,不僅符合當下春和景明的季節(jié)特點,也讓孩子們能夠在參與過程中提升動手、動腦的能力。
考古工地蹴鞠闖關
蹴鞠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體育運動。清明時節(jié)“士女踏青、蹴鞠簪花”的盛景在《東京夢華錄》中多有記載。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別還原了古人習俗“清明蹴鞠”,讓參與者在活動中感受古人的春日雅趣。
活動中,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早商貴族生活”,并精心準備了數(shù)個“竹編足球”,讓前來打卡學習的小朋友和家長們能夠在學習之余感受千年前傳統(tǒng)體育運動的風采。
在排隊領取答題手冊、游徑路線后,王女士走到知識展墻前,一邊聽講解員講述這片考古工地的文物發(fā)掘與早商歷史,一邊尋找著“考古十問”上面的答案。在“蹴鞠”體驗區(qū),已經完成答題的參與者正在嘗試將“竹編足球”一腳送入洞中,并通過一次又一次嘗試,玩得不亦樂乎。
現(xiàn)場工作人員稱,在答題闖關、蹴鞠集章環(huán)節(jié)都完成后,憑借持蓋滿三個印章的手冊,參與者就能在前臺領取由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設計的各類“文物文創(chuàng)”,書簽、冰箱貼、鼠標墊等文創(chuàng)一應俱全。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