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是先用開水燙面,和面,面一定要有硬度,否則做的燈會癱軟掉。等面和好了,感覺硬度也夠了,就開始做燈了。要捏成各種形狀。最主要的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捏成碗盞形;另一種是捏成上粗下細(xì),中間有碗,像倒掛金鐘一樣形狀。捏好后上鍋蒸熟,然后在中間放上豆油,再在里面插上燈芯子,面燈就做好了。

面燈還可以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常見的有狗、雞、魚、龍、豬等。不同的動物面燈要擺放在不同的地方。點亮的狗形面燈要放在家門口,讓它保家護(hù)院;點亮的雞形面燈放在雞柵邊,祝愿家雞們不生病、多下蛋;魚燈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財源順?biāo)畞;豬燈被放在豬圈旁,祝愿家畜興旺;龍燈要放在糧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豐登。

小時候過完春節(jié),最期待的節(jié)日就是元宵節(jié)了。元宵節(jié)不僅可以吃到又糯又香的湯圓,還有家里媽媽給我們做的那一個個給惟妙惟肖的面燈。
端著自己的小面燈照完家里,走進(jìn)小巷和小伙伴們一起比燈,互相照一照,跑來跑去,歡笑打鬧。一碗油點完,大人往往不舍得再給孩子們添油了。油燒盡了,面燈也差不多烤香了,就可以吃了。放在糧食囤里的龍燈一定要留到農(nóng)歷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才能吃,以祈求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富足平安。

那一個個閃爍的小火苗代表了兒時的我們對于過年的一種期望也是對于未來的一種美好祝愿!我們的童年隨著這種期望已經(jīng)悄然逝去,以往珍貴難得的歲月和那濃濃的年味只是變成了一個美好回憶!
那曾經(jīng)的一盞盞面燈,就像一盞盞祈福斬禍的吉祥燈,更像一盞盞照亮前程的啟明燈,一直在我心里燃燒,傳承著逢年過節(jié)闔家團(tuán)圓的不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