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開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總投資135億元,將每年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42個百分點,每年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近萬個,竣工通水后將基本解決鄭州市缺水現(xiàn)狀。
昨天在省會鄭州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是黃河南規(guī)模建設的首開工程,起點位于長葛與新鄭交界的新鄭市觀音寺鎮(zhèn)英李村,終點位于穿黃工程隧洞出口,途經新鄭、中牟、管城、二七、中原、高新、滎陽等7個縣(市,區(qū)),全長128.94公里,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長的1/10,占河南境內總干渠長度的1/5。
鄭州段建設沿線共布置各類交叉建筑物179座,工程總投資135億元。建成后,鄭州段總干渠水面寬約60米,水深7.0米,兩岸防護林帶寬4~8米,總占地平均寬約140米。鄭州段工程總占地面積約為5.5萬畝,其中永久占地4.3萬畝,臨時占地1.2萬畝。
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主要為城鎮(zhèn)用水,分配鄭州市水量5.17億立方米。規(guī)劃建設中線一期工程與城市水廠連接的配套工程把南水北調水輸送到城市水廠,將進一步優(yōu)化鄭州市的用水結構,使生活用水、工業(yè)用水和環(huán)境用水之間的關系趨于良性。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