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封有這樣一種說法:“天有心,地有膽,天心地膽在告縣。”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地都有個中心,這個中心就在古告成縣,即現(xiàn)在的登封市告成鎮(zhèn)。這“地之膽”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作為嵩山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配套工程的“地膽石公園”月底即將完工,游客到此可一覽“地之膽”真容。
相傳,西周成王四年(約公元前1060年),周公姬旦用土圭之法,在陽城(今告成鎮(zhèn)周公廟)測土深,正日影,求得地中,建“周公測景臺”,自此,告成被認為是天地的中心。所以,告成自古就有“天有心,地有膽,天心地膽在告縣”之說。
從原登封縣文物保管所名譽所長、副研究員宮熙在此石未毀前拍攝的照片上看,“地之膽”是一塊外形酷似膽囊的石頭,人稱“地膽石”,高約1.4米,長約2.8米,寬約1.2米,重15噸左右,呈赭紅色,橢圓形,頂部呈凹狀,中間有一條約6寸長的石縫,內(nèi)有一枚銅錢誰也拿不出來。原來放在觀星臺景區(qū)內(nèi)“周公測景臺”西南約300米、告成原北寨門之外,文革時期被毀,至今一直未曾復原。
為籌建此公園,登封歷時一個多月,在嵩山北部九龍?zhí)陡浇伊艘粔K與此原“地膽石”形狀相仿的石頭,其高約1.8米,長約3.5米,寬約2.1米,重50噸左右。
目前,新“地膽石”已安放到位,正在做細化處理,力爭早日展現(xiàn)“天心地膽”曾經(jīng)的容顏。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