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地下藏兵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12/23 17:10:36 來源:許昌市旅游局 點(diǎn)擊次數(shù):
曹操選定許昌建都后,哪兒都怪如意,就是一條不稱心,一馬平川,容易暴露兵力。每每想到這件事,心里就像吃了蠅子。越是怕,狼來嚇。他在南陽被張繡打敗退回許昌后,喘息未定,北有袁紹打來戰(zhàn)表,東有呂布騷擾,許昌三面受敵,曹操慌了手腳,急忙召集謀士們商計對策。這個說:“分散兵力,三面對敵。”那個講:“假意求和,穩(wěn)住對方。”這些說法都沒有說到曹操的心里。謀士郭嘉是禹縣人,熟悉許昌地理,說出了“地下用兵”四個字。響鼓哪用重錘敲?曹操是個聰明人,一點(diǎn)就透。他暫且掛起免戰(zhàn)牌,假借筑閱兵臺用土為名,選定一萬親兵,秘密開挖地道。曹操親自破锨挖土,士卒哪敢怠慢,夜以繼日,不到半年光景,挖出了一條長四十五里、寬八尺、高一丈,可容兩行人馬通過的地下道,俗稱藏兵洞。從此,曹操去了心病,壯起了膽子。
話說袁紹起兵十多萬,往中牟城北的軍事要地官渡進(jìn)發(fā)。曹操留下荀彧把守許都,他自己領(lǐng)精兵二萬,到官渡迎敵。兩軍對壘殺氣沖天,飛塵蔽日,從八月初到九月底,袁紹幾次進(jìn)攻都被曹操擊退,直打得尸集成山,血流成河。這時,曹兵軍馬困乏,糧草缺少,又恐袁紹偷襲許昌,部下勸說曹操放棄官渡,退回許昌。曹操一聽,怒發(fā)沖冠,傳下命令:退一步者殺!守住陣地,就是勝利。原來,對于防備袁紹偷襲之事,曹操早有安排。
卻說袁紹的謀士許攸,看到曹軍盡屯官渡,料許昌必定空虛,建議星夜用輕騎奔襲許昌,抄曹操后路,則官渡不攻自破。袁紹知道曹操用兵虛虛實(shí)實(shí),不敢輕舉妄動,于是先派探子到許昌去摸底。探子偷偷潛伏許昌城外,看到曹軍從北門出發(fā),浩浩蕩蕩,往東繞城而去,過了三天三夜,還是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急忙報與袁紹,說許昌兵力雄厚,嚇得袁紹不敢偷襲。許攸遭到了袁紹的怒罵,深感袁軍勝利無望,便星夜出逃,投奔了曹操,并向曹操提供了軍事情報,曹操夜襲烏巢,燒毀了袁軍糧屯,中斷了袁軍兵馬糧草的供給。結(jié)果,袁軍兵敗官渡。其實(shí),曹操的兵力都調(diào)到官渡去了,許昌是個空城,曹操為啥如此大膽?他就仗著這個藏兵洞。
官渡開戰(zhàn)以后,曹操就密令荀彧指揮留城的士卒,從藏兵洞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虛張聲勢,迷惑敵人,所以“藏兵洞”又叫轉(zhuǎn)軍洞。許昌一帶至今還留著這樣的歌謠:“曹操的兵,數(shù)不清;藏兵洞啊,官渡之戰(zhàn)逞威風(fēng)。”
(作者:寇曉燕 責(zé)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