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老城青年宮廣場南端有兩尊漢白玉石獅,洛陽人都知道它們原來是明朝福王府門外的看門石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福王府,講一個《智囊》中有關(guān)福王的故事。
福王朱常洵是明萬歷皇帝最寵愛的兒子,其母親是萬歷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如果萬歷皇帝不是迫于慈圣太后和大臣們的壓力,那肯定會立福王為接班人,明朝歷史或許就會被改寫。
雖然不招萬歷待見的大兒子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居住在東宮,但侍衛(wèi)人員很少,日常生活拮據(jù),更得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哪天父皇讓自己的異母弟弟朱常洵取而代之。他能夠在這種情況下艱難地捱著,全靠當時身邊的宦官王安左右操持。
公元1614年,29歲的福王要到自己的封地洛陽了。按照明朝的規(guī)矩,在封地的王侯不得再進京。這豈不是生離死別嗎?臨走前,萬歷皇帝痛苦不堪,鄭貴妃也肝腸寸斷?蓱z天下父母心,鄭貴妃傾其所有將金銀珠寶、吃穿用戴裝了百十箱,讓人抬著送給兒子。
當時有人看到太子朱常洛有可能接班為帝,就想巴結(jié)他,私自扣下了十箱,抬到了太子的東宮門口。鄭貴妃沒寫清單,一切似乎神不知鬼不覺。這事偏偏讓王安知道 了?粗@十箱珠寶,他腦子在急速轉(zhuǎn)動:這是有意設(shè)套?還是刻意逢迎?如果是設(shè)套,留下來就授人以柄;如果是逢迎,經(jīng)手人那么多,豈有不透風的道理?若是 讓鄭貴妃知道了,給皇帝吹吹枕邊風,太子豈有好果子吃?要趕緊把箱子送過去,可是其他箱子已經(jīng)送進了福王住所,這又怎么解釋?
面對這件麻煩事,王安靈機一動,趕緊安排人找來跟這十個箱子類似的十個箱子,然后將東宮內(nèi)所剩的寶器錢幣裝進去,將二十個箱子親自押運到福王住所,上奏福王道:“剛才將貴妃送的十個箱子稍止于東宮門口,太子仿照它的式樣,也送來十箱禮物,請悉納。”
萬歷和貴妃聽到這個事以后,也是滿心歡喜。王安終于讓太子免于一難,而且穩(wěn)定了太子的地位。
將箱子送回去不落埋怨,是轉(zhuǎn)危為安;將箱子送回去獲得贊賞,是化危為機,這是上等智慧。
化危為機的秘訣是:一正二借三利他。正,是處理危難時內(nèi)心要放正,摒除損人利己、貪圖便宜的心態(tài);借,是以危難本身作為條件和借口,順勢而上;利他,目的是給別人好處。
這個宦官王安果然是個聰明人。下期我們再講一個王安為朱常洛的兒子朱由校“保駕護航”的智慧故事。敬請關(guān)注。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