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宅的上房內(nèi)擺著一張方桌,方桌上供著神龕。老人告訴我那是靈屋,是咱的祖先堂。后來我長大了,春節(jié)去朋友家拜年,總說要到他家的祖先堂跟前行禮,朋友客氣地說:“謝了,免了。”然后雙方對拜,嘴里說“恭喜發(fā)財”后告辭。
祖先堂,我見過三種形式:一種是設靈屋,一種是掛照片,一種是在紅紙上寫“供奉三代宗祖之神位”,然后貼于墻上。
靈屋是一座等比例縮小的木房子,一般寬一米左右,如同大戶人家的上房一樣:挑檐立柱,瓦當獸吻,封門花窗,一應俱全。柱上懸掛黑底金字柱聯(lián)“要好兒孫,須從尊祖敬宗起;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檐下橫匾寫的是“慎終追遠”,真是美輪美奐,活脫脫一座宮殿。
靈屋并不是每家都有,一般供奉在長子嫡孫家里,沒有靈屋的人家,就寫“供奉三代宗祖之神位”替代。
靈屋內(nèi)擺放三代、四代或五代祖先牌位,以左昭右穆次序,分列兩邊。牌位是木制的,長20多厘米,分內(nèi)外兩片,內(nèi)片用工整小楷寫故者生死年月、葬地朝向……外片寫顯考×公諱××之神位,下綴孤子×××供奉。
先民認為,血具有傳承性,它來于先人,傳至后世,這就是“一脈相承”。人類是這樣傳承的,有了人,什么東西都會有。因此,人必須對血脈有一種虔誠的崇拜。血脈崇拜最主要的是對祖先的崇拜,所以靈屋是血脈的圣殿、祖先的象征,祭祖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務在孝敬,以盡報本之誠。
對祖先的孝敬,最現(xiàn)實的做法是對父母孝順,所以古人在教育孩子時就有《弟子規(guī)》《孝經(jīng)》之類的書讓其背誦,我以為善。今天的家長給頑童講講孝道,讓其背些詩詞,我也以為善。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