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會”這個詞,估計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知道它的意思。
舊時,家里有喜慶事,邀請藝人來舉辦的演出會就叫堂會。堂會的演出地點可以在家里,可以在家門口,也可以在會館內。所謂藝人,包括說書的、海神社戲班唱戲的。
舉辦堂會的原因有很多:喜得貴子、老人做壽、向神還愿、勸人為善、娶媳嫁女等。春節(jié)、七夕等節(jié)日也都有戲可演。
說書的,如說河洛大鼓的,兩人配合,一把琴,一面小鼓和兩片月牙板,說書人經常被邀請到家里,或在胡同內找個空地擺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就可以開說。
農歷正月,是說書人說書的黃金時段,因為請他們說書的人比較多,他們在這里說完,馬上又被請到別處演出,忙得不亦樂乎。
海神社能演京劇、梆子等。晚飯后,在四合院的大門口,放兩張并在一起的方桌,放上長板凳,就可以開戲了。桌上擺些糖果、瓜子、花生、茶水、水煙袋和旱煙袋,聽戲的人各取所需。我記得一位老先生閉著眼唱的是:“釣釣釣,大魚不到小魚到,河內蝦米順水跑……”
有時,人們會請藝人到家里演出,把前過廳的檐廊作為舞臺,觀眾坐在院子里欣賞。如果邀請朋友來看,只有上了歲數的老太太才可以陪同觀看,年輕女眷得回避,只好躲在屏風后隔簾觀看。
洛陽說河洛大鼓的名嘴,說起書來抑揚頓挫,把各類人物說得惟妙惟肖,讓人心醉神迷。
寫到此處,我想起兩位先生。一位是東關一家澡堂的搓背師,他小時候學過說書。另一位老先生從事餐飲業(yè),是表演河洛大鼓的行家里手。他曾出過一本書,記錄的鼓詞非常難得。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