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黃千
(攝于中國河洛錢幣博物館)
大泉五十
(攝于中國河洛錢幣博物館)
金錯刀
(資料圖片)
貨幣是人類的偉大發(fā)明。它為自由和財富代言,催生了無盡的欲望和不斷的戰(zhàn)爭。洛陽出土的大量貨幣,就是朝代更迭和文明演進的見證。
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新朝只存在了15年,記得它的人不多,但在貨幣改革上,這個王朝的創(chuàng)造力無與倫比,將錢稱為“泉”,就是從這個王朝開始的。
一手打造了新朝的書生王莽,是西漢的直接終結(jié)者,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時,其姑母王政君已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活了80多歲,當過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外戚王家也因此權(quán)傾朝野。不過,父兄早亡的王莽,是這個豪門大族中的另類。他熟讀儒家經(jīng)典,為人低調(diào)謙恭,堪稱當時的道德楷模。
38歲那年,王莽被舉薦為大司馬,執(zhí)掌國政。他操勞國事,生活清貧。一次,別人上門拜訪,王莽的夫人因衣著寒酸,竟被當成家里的女傭。
漢哀帝登基后,王莽曾被免職,回到封地新都(今屬河南南陽)閉門不出。許多人為他鳴不平,漢哀帝無奈,只得以侍奉王政君的名義,讓王莽重新回京。
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王政君收回傳國玉璽,不久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擁立年僅9歲的漢平帝登基。王莽得到朝野擁戴,被封安漢公。公元3年,他將年少的女兒許配給漢平帝,又大力籠絡(luò)天下名士,宣揚禮樂教化。百官請求為王莽加九錫,他得到了朝廷的最高禮遇。
有人說,王莽是一位“民選”皇帝,看上去確實如此。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兩歲的孺子嬰被立為皇帝。在群臣的請求下,王政君決定讓王莽攝政。當時讖緯(chèn wěi)之說盛行,各種符命(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層出不窮,都顯示漢室氣數(shù)將盡,要王莽代漢自立。
公元8年12月,54歲的王莽“順勢”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新。他本被稱為“在世周公”,很有聲望,但因代漢自立,《漢書》等史書對他的評價很低,罵他逆賊。
兩千年來,人們對王莽的爭議不斷,正如白居易在詩中所說:“周公畏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是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一場理想化的改革
西漢末期,貴族官僚大量占有土地和奴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矛盾十分突出。
王莽登基后,為解決土地兼并和流民問題,規(guī)定土地國有化,私人不準買賣土地,也不準買賣奴婢。這“土地國有、均產(chǎn)、廢奴”三大政策相當超前,胡適因此評價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在改革幣制方面,王莽也發(fā)揮了超常的創(chuàng)造力。
在公元6年攝政時,他就以西漢五銖錢為基準,發(fā)行了三種新的大錢: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其中一刀平五千又稱金錯刀,刀環(huán)上的“一刀”兩字鑲嵌了黃金,可抵5000枚五銖錢,也可在民間兌換1斤黃金。
東漢張衡曾有詩云:“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因制作精美,存世稀少,金錯刀被稱為“錢絕”,王莽也被歷代錢幣收藏家譽為“鑄錢第一高手”。
也就是從這時起,王莽規(guī)定錢不能再叫錢,而叫“泉”。“泉”有水源之意,可以流通,倒也形象。不過,王莽打的還有別的主意。
兩年后,王莽登基稱帝,再次改革幣制,將五銖錢、契刀和金錯刀全部廢除,只保留了大泉五十,簡稱大泉。大泉重12銖,可抵50枚五銖錢,是新朝流通最久的主流貨幣。
那么,王莽為何要把錢改稱“泉”?主要來說,他想抹掉跟漢朝劉姓有關(guān)的痕跡。古時的“劉”寫作“劉”,由“卯、金、刀”三字組成。而錢含有“金”字,兩種刀幣都含有“刀”字,所以全要廢除。之后,他又鑄了小泉,取代五銖錢。
過了一年,王莽再次改革幣制,稱錢為“寶”,新幣制就叫“寶貨制”。這次的新貨幣有六種:黃金、銀貨、龜寶、布貨、泉貨、貝貨,依大小優(yōu)劣不同又分二十八品,大布黃千就是布貨中的一品。
一個被遺忘的王朝
“寶貨制”復雜得令人頭疼,根本推行不下去。三年后,王莽只好再次發(fā)行重為五銖的新錢,叫貨泉。小泉從此不再使用,大泉雖暫未退出,卻與貨泉按1∶1的比例流通。這次改革,相當于恢復了五銖錢。
王莽進行幣制改革,本意是想削弱貴族官僚的經(jīng)濟實力,不料“每一易錢,民用破業(yè)”,嚴重損害了貨幣的信用,也使國家經(jīng)濟瀕臨崩潰。
公元17年,全國發(fā)生蝗災和旱災,饑荒四起,天下動蕩。王莽由于國庫空虛,無力撥款賑災,米價由漢文帝時的每石數(shù)十錢漲至兩千錢,后來更漲到每斛價值黃金1斤。百姓無法生存,紛紛起義,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是起義軍中規(guī)模較大的兩支。
公元23年10月,綠林軍攻入長安,追隨在王莽身邊的上千人被殺。69歲的王莽也在亂軍中被殺,身首異處。他的首級被懸掛示眾,尸身則被肢解泄憤。
存在15年的新朝滅亡了,王莽的頭顱也不知所終。公元295年,洛陽武庫遭大火,存放在里邊的“累代異寶”被焚毀。史書記載,這些“異寶”包括漢高祖的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世人這才知道,原來王莽的頭顱一直被后來的皇室所珍藏。
洛陽是新朝陪都,出土了不少新朝錢幣。2001年,最大一批新朝錢幣在西工區(qū)出土,共有兩萬多枚,其中大泉五十、貨泉占了99%以上。這些銅錢全部用麻繩穿成串,沒有用容器盛放,只是毫無規(guī)律地堆放著。
公元23年,綠林軍王匡曾攻下洛陽。有人推測,也許就在那時,這些錢幣的主人逃走或喪生了,再也無法擁有它們。
現(xiàn)代史學家錢穆說:“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短暫的新朝常被人遺忘,而這些錢幣提醒我們,歷史上曾有一個書生王莽存在過。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