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李白《洛陽陌》
圍觀帥哥啰!
這個帥哥,玉樹臨風(fēng)勝潘安,一枝梨花壓海棠,你看他坐著車從天津橋上走過,容止俊雅,風(fēng)度翩翩。
帥哥到洛陽城東看花去了?椿ǖ膱雒,嘖嘖,還教人活不活了,整個洛陽城的人幾乎都被吸引到城東去了。帥哥看花,大伙兒看帥哥,尤其那些情竇初開的少女,個個心里像小鹿亂撞……
李白就是李白,短短20個字,多少場面都寫到了。
不僅是場面,多豐富的內(nèi)容都包括了。
“白玉誰家郎”先放一邊,且說“回車渡天津”里的天津。
天津指的是天津橋,是隋唐時期連接洛河南北的重要橋梁之一。隋朝初建時,它是一座浮橋,“用大船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兩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橋北正對皇城的端門,橋南連著長達(dá)5公里的定鼎門大街。
隋朝末年,李密率領(lǐng)的瓦崗軍在天津橋邊和王世充打過幾次仗,李密打紅了眼,一把火燒了天津橋。
到了唐朝,天津橋變成了石橋。
唐朝時,天津橋晚上是落鎖的,禁止通行,所以,唐高宗時期,百官上早朝,都得先在天津橋南的河堤上等候。咱們不是說過嗎?有個叫上官儀的,在等候上早朝的時候?qū)懥艘皇住度氤宓滩皆隆,影響挺大的?/p>
再說“看花東陌上”。東陌就是城東,至少在唐朝時期,洛陽城東是賞花游春的好去處。還記得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嗎?“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東城桃李”,是古代有名的洛陽八小景之一。
最后把誰是白玉郎的謎底揭開吧!白玉郎就是李白自己。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從長安來到洛陽,洛陽地方官給他接風(fēng),接風(fēng)后請他郊游,郊游后回城經(jīng)過天津橋……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dú)家負(fù)責(zé)媒體運(yùn)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