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也分三六九等
經過前幾次的穿越旅行,你的腸胃可能已經適應了唐朝美食,但穿著21世紀的衣服,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街道上晃悠還是有諸多不便的。咱們干脆換上唐朝服飾,在東都洛陽城做個時尚達人。
首先,我要提醒你的是,在唐朝大街上,你可不能像平時那樣想穿啥就穿啥。如果你穿了不該穿的衣服,那就不僅僅是讓人笑話的問題了,搞不好還要受罰。
從隋唐開始,不僅是官服,就連日常穿的服裝也因為社會等級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今天,咱們先來看看男士在唐朝的穿著吧。
從隋煬帝規(guī)定常服服色開始,常服的等級化就成了制度。到了唐朝,規(guī)定更加細化。上元元年,唐高宗下詔完善服色等級,規(guī)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四品穿深緋色,五品穿淺緋色,六品穿深綠色,七品穿淺綠色,八品穿深青色,九品穿淺青色。赭黃是皇帝的專用服色,臣民不得僭用。
因此,如果你看到“白衣”,就知道對方是沒有官職的百姓;一提“青袍”,就知道對方是低品級官員;見到“紫袍犀帶”,就知道對方是貴族;“皂衣抹額”,不用說就是軍人。
▶▶地位決定服飾顏色
到了唐朝后期,有的富商大賈就入假軍籍,只為穿紫衣。五代時期的后唐明宗對此十分不滿,曾下詔不許平民、商人穿紫衣皂衣,只許他們穿白衣,以此區(qū)別于官員和軍人。
就樣式而言,一般勞動者如農夫、工匠大都穿短衣,仆人的衣服也不能太長。
至于演藝人員,也有“定制”服裝。例如,在專為皇室貴族服務的樂舞倡優(yōu)中,樂工穿淡黃衫,演儺戲的穿朱衣,斗雞者頭戴雕翠金華冠,身穿錦繡襦褲,霓裳舞者則穿戴鴻裳霞帔步搖冠。
▶▶衣服不能亂穿
你瞧,咱們旅行團里已有三個人“變身”為唐朝人了。下圖這位穿的是朝服,這是在祭祀、元旦或者冬至大朝會等正式場合穿的,而且從顏色看,這還是個大官。上圖右邊這位穿紅衣的人,穿的是襕袍衫,為日常出入官衙辦公的常服。上圖左邊這個藍衣小哥穿的衣服兩側開衩,方便活動,又稱缺胯衫,是當時官員、士子最常見的打扮,但前提是在非辦公場合。
唐朝人上朝與居家穿的衣服不同,配飾也不同,兩者不能替換。離開衙門辦私事或者在家,就不穿這些服裝,而穿褲衫、麻鞋之類的。也就是說,不能穿著便服去上朝或者辦公,也不能穿著冠服去逛街或在家玩樂。
因此,我建議旅行團里的男游客們,按照藍衣小哥的穿著打扮就行,頭戴幞(fú)頭,身穿圓領缺胯衫,腰束革帶,如果想時尚一些,還可以佩蹀躞(dié xiè)帶,腳上蹬靴。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一點,如果你到唐朝人家里做客,最好要有眼力見兒。如果主人歡迎你,會請你更衣,這是告訴你,你可以多坐一會兒,反之,則意味著主人不愿意與你多談。同樣,如果你脫了衫、靴,又向主人索要衫、靴,就意味著你要告辭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