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的東京元宵節(jié)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2/22 9:52:4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大宋法定節(jié)日,對于帝都東京城的節(jié)日盛況,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有生動記述,“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這是御街上的熱鬧;“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這是宮門外的繁華;“華燈寶炬,月色花光,霏霧融融,動燭遠近”,這是宣德樓下的勝景;“春情蕩漾,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這是坊巷中的陶醉。如此繁盛的節(jié)日,當然也走進了宋詞。那么宋詞中的東京元宵節(ji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作者在描繪節(jié)日盛況的同時,又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
上元盛況
東京城元宵節(jié)盛況在宋詞中多有呈現(xiàn)。如柳永的《玉樓春》“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風光盈綺陌。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燒曉色”;周邦彥的《解語花·上元》“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范致虛的《滿庭芳慢》“風光何處好,彩山萬仞,寶炬凌云”;李邴的《女冠子》“帝城三五,燈光花市盈路,天街游處”等,不一而足。
柳永曾在京師生活多年,他填有數(shù)闋長調(diào)來描繪帝都元宵節(jié)的盛況。如《傾杯樂》:“禁漏花深,繡工日永,蕙風布暖。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連云復道凌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公式。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閬苑。 龍鳳燭、交光星漢。對咫尺鰲山開羽扇。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向曉色、都人未散。盈萬井、山呼熬公式。顧歲歲,天仗里、常瞻鳳輦。”在和煦的春天,帝都迎來了元宵佳節(jié),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東京城樓閣高聳、巍峨富麗,籠罩在一派祥風瑞氣之中,仿佛是人間仙境。此刻明亮的龍鳳燈光與天上的銀河交相輝映,樂府梨園的文藝演出熱鬧非凡,直到天快亮時,都市的人們還沒有散去,歡呼聲充滿了一條條街巷。詞作結(jié)句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期盼。
他的《迎新春》更是盛世東京元宵節(jié)的絕唱,讀之,節(jié)日氣氛撲面而來。詞曰:“公式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jié)、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shù)。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皩Υ司,爭忍獨醒歸去。”詞作首先展示京城節(jié)日一派祥和的氛圍,接下來寫歡度佳節(jié)的盛況:千家萬戶,華燈高照;繁華大街,香風醉人;彩燈如山,樂聲喧天,仿佛一方仙境。下片寫這個如水的月夜里青年男女的美麗奇遇和此情此景下不愿“獨醒歸去”的心情。
文壇領袖歐陽修也有一闋描寫帝都元宵節(jié)盛會的長調(diào)《御帶花》。詞曰:“青春何處風光好,帝里偏愛元夕。萬重繒彩,構(gòu)一屏峰嶺,半空金碧。寶檠銀公式,耀絳幕、龍虎騰擲。沙堤遠,雕輪繡轂,爭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晝,會樂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搖翠,稱執(zhí)手行歌,錦街天陌。月淡寒輕,漸向曉、漏聲寂寂。當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歸得。”詞作通過對節(jié)日盛景的描繪,如盛大的燈展、熱鬧的大街、盡情的歌舞,點明了作者“偏愛元夕”的緣由。結(jié)句表達了人們陶醉于節(jié)日狂歡、心中戀戀不舍的心情。詞作無疑是宋詞中歌詠升平題材的重要作品。
歡悅相思
愛情是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節(jié)日是愛情之花綻放的季節(jié),在宋詞里,東京元宵節(jié)里發(fā)生的愛情,有的寫入了節(jié)日狂歡的大場景,如柳永《迎新春》“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晁沖之《傳言玉女》“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嬌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李邴《女冠子》“見許多、才子艷質(zhì),攜手并肩低語”等,但專門表達愛情主題的詞作同樣不少。
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向來膾炙人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在一個“花市燈如晝”的元宵夜,愛情上演了:月上柳梢,人約黃昏,兩心相悅,萬般蜜意,遺憾的是,這是去年的美好。今年的元夜,明月依舊高掛,燈火依舊明亮,但昔日的甜蜜已經(jīng)不再。此情此景下,主人公心中只有無限的相思之苦,這相思之苦,化作一行行打濕春衫的清淚。去年今年,物是人非,何等傷感!
徽宗年間太學生江致和,在詞作《五福降中天》中描寫了一個悵惋的愛情故事。在宣德門觀燈的他,看到一位佳人怦然心動,回到家中遂作《五福降中天》一曲,大膽向佳人求愛,無奈的是“靈犀未通”,佳人沒有任何回應,只好在悵望中目送她的七香車離去。詞曰:“喜元宵三五,縱馬御柳溝東。斜日映朱簾,瞥見芳容。秋水嬌橫俊眼,膩雪輕鋪素胸。愛把菱花,笑勻粉面露春蔥。 徘徊步懶,奈一點、靈犀未通。悵望七香車去,慢輾春風。云情雨態(tài),愿暫入陽臺夢中。路隔煙霞,甚時還許到蓬宮。”
也有寫元宵節(jié)里的相思與凄苦的。一生仕途失意的毛滂,寫有大量表達夫妻一往情深的詞作,如“人間天上,一樣風光,我與君知。”(《訴衷情》)“斷雨殘云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惜分飛》)這一年元宵節(jié),在羈旅中待罪的他,填下一闋《臨江仙·都城元夕》,詞曰:“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蓬萊清淺對觚棱。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詞作開頭,作者想象東京城元宵夜的盛況:燈火輝煌,華車云集,仿佛是玉帝打開了碧空,讓繁星紛紛落到人間,此時東京城成了蓬萊仙境,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間。詞作下片,作者從想象的繁華回到凄涼的現(xiàn)實:適逢佳節(jié),身處異鄉(xiāng),此時連深深思念的妻子也見不到身為“江南憔悴客”的自己,因為她對元夜繁華已失去興趣、“懶步芳塵”了。閨房凄清,她獨對屏風旁漸冷的薰香。羈滯異鄉(xiāng)的詞人不能與親人團聚,此刻也只有在醉酒的夢中排遣孤寂:讓那一輪圓月,從破窗的縫隙中來尋找我吧。
[1][2]
(作者:鄧高峰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