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著名書畫家張仲甫:行草瀟灑 梅花一絕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6/17 8:53:5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古城開封書畫界活躍著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他就是張仲甫。提起張仲甫的名字,我市老一輩的書畫家、藝術(shù)家都會贊不絕口,因為,張仲甫不但是一位書法家,還是一位對梅花有著高深研究的畫家和理論家?梢哉f,張仲甫的書畫作品在河南獨樹一幟,蜚聲海內(nèi)外,在中原大地古城開封享有較高的聲譽。
張仲甫1895年生于河南省長垣縣北街,1973年卒于開封。他自幼聰慧,喜愛讀書習字,盡管家境貧寒,但他的父親還是把他送入私塾,師從當時名震鄉(xiāng)里的書法家劉春融習顏柳,臨《多寶塔》《顏勤禮碑》《玄秘塔碑》,寒暑不輟,幾年下來其書法作品結(jié)構(gòu)嚴謹、遒勁豐潤。他又臨《鄭文公碑》和《龍門二十品》,融雄峻偉茂、沖和圓潤于一管,漸露棱角。14歲時,因家中貧困難以完成學業(yè),張仲甫到曹州(今菏澤)石印局做學徒,開始學寫石印。在做學徒的兩年中,因為他寫的小楷出眾,又會畫蘭、竹,一時間,來求他寫字和畫扇面的人眾多,在書畫界便赫赫有名。學徒生涯結(jié)束后,張仲甫回到長垣開了個石印館?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參加了八路軍做宣傳工作。因工作需要,他開始習行草,精研孫過庭《書譜》,又苦臨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運筆挺健飄逸、靈動俊美,風采儼然。新中國成立后,張仲甫全家遷居開封,開辦了華美石印局,主要為益中煙廠印字和作圖,他兼任煙廠會計。退休以后,張仲甫專心畫梅花,自稱“梅翁”。
現(xiàn)任河南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政協(xié)書畫院常務理事、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的我市花鳥畫家、書法家張廷可先生,其父張道生、其兄張廷相均在開封書畫界享有一定的聲望,二人與張仲甫均是莫逆之交,因此,張廷可對于張仲甫也有較深的了解。據(jù)張廷可介紹,張仲甫的書法結(jié)合碑意、帖意,參以對古人的研究、揣摩,加上自己的理解與用筆,形成了獨到、高古、空靈的字體。他的書法得北碑及于右任之率真意趣,擅長行書、草書,冶碑帖于一爐,風格豪放灑脫,吸收古人、今人的用筆,增添自己的藝術(shù)性和趣味性。 張仲甫非常佩服于右任的書法,并進行了深刻研究,認為于右任的書法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可謂融碑帖于一爐,形成其獨特的書作。張仲甫敬佩于右任,學習于右任,書法取象于右任,他把于右任的書法研究得至深至透,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與特點,形成了獨有的行書、草書面目,風格豪放、瀟灑、脫俗。
張廷可告訴記者,1983年他曾在開封市文聯(lián)主辦的《梁園書壇》上見到一副張仲甫所作的用毛澤東詩詞組合成的行草書對聯(lián)“飛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當時,他一下子便被張仲甫先生那豪放遒勁、婀娜多姿的字體所吸引。這副對聯(lián)一下扎進了他的腦海,至今令他難以忘懷。“我是先認識先生的字,后了解其人,然后又研究其人其書其畫的。”張廷可說,“這幅字能夠在我腦海扎根33年,我想是有一定原因的。對聯(lián)上的字體高雅、大氣,別有一番情趣和味道。我認為,只有擁有深厚才氣和功力的人,才能寫出如此與眾不同的行草書。特別是落款之處,張字與仲字之間距離較大,而仲與甫之間又連在一起,像一個字,顯得更加靈活、隨意,充滿趣味。”張廷可回憶道,后來,他又在《二十世紀開封書法作品選集》中看到張仲甫所作的另一副行書對聯(lián)“長嶺卷里相酬句,自畫湖邊舊住山”。這副對聯(lián)寫得率真從容,沒有一點矯揉造作之態(tài),使他更加欽佩。在他看來,張仲甫的書法字體,碑與帖結(jié)合得那么融洽,那么有度,是我們今人學習書法的榜樣。
張仲甫不僅擅長書法,他的國畫更是十分了得。據(jù)張廷可介紹,他曾在報紙上看到過張仲甫所畫的墨竹,寥寥數(shù)筆,卻畫出了竹子的情趣和高雅,水墨淋漓,直追板橋,讓人印象深刻。不過,號稱“梅翁”的張仲甫最擅長的還是畫梅花。張廷可說,1963年張仲甫精心繪制了一幅梅花送給他的父親張道生,上面寫著“種梅容易畫梅難 1963年道生吾兄法家雅正”。是年,他又畫了一幅梅花送給他的哥哥張廷相,落款“人與梅花一樣清”。后來,他對張仲甫創(chuàng)作的梅花作品尤為關注,曾見過他的許多作品,落款無一重復,幅幅引人入勝。張廷可認為,國畫作品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寄托畫家的思想,梅花凌寒高潔的品格正是張仲甫畢生追求的精神寫照。
張廷可常聽他的父親、哥哥講,張仲甫的梅花作品千姿百態(tài),勁俏挺拔,技法新穎,繁而不亂。張仲甫是一位對藝術(shù)追求完美的藝術(shù)家,他一向刻苦努力,對作品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因而能創(chuàng)作出許多技藝精湛而又各具特色的藝術(shù)作品。不僅如此,張仲甫對于顏料的調(diào)制也十分嚴格,事必躬親,幾十年日日夜夜的摸索,對于使用技巧掌握得爐火純青,使得其作品的色調(diào)搭配宛如天成,自然和諧。張仲甫畫的梅花,花瓣粉紅,花密而濃,淡雅脫俗,輕飄如紗;他畫的梅花淡然落墨,筆筆生華,虬枝曲直,伸展自如,又自出新意,在梅花下勾出一奇石、一枝竹葉、一叢蘭草,別具情趣。其藝術(shù)風格可以說是博采眾長,厚積薄發(fā)。從張仲甫梅花的作品中,不難看到古代畫梅大家的影子,梅花花朵滿而不繁,錯落有致,每一朵梅花都勁俏挺拔,技法工整。梅花含蓄,構(gòu)圖靈巧,層次分明,再配以瀟灑的行書落款,更顯得作品完美,春意濃濃。張仲甫的梅花作品寫意抒情,無不精湛,每幅作品都能呈現(xiàn)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潛流出無窮的意趣與情思。不光他的梅花作品洋溢著大自然盎然的生機,顯示出畫家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熱愛,他的其他作品也清新雅逸,虛靜恬淡,不落俗套,為世人所推崇。
張廷可認為,張仲甫之所以能夠在藝術(shù)上努力學習中國書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深入生活,結(jié)合現(xiàn)實,吸收諸多表現(xiàn)方法,形成清新向上、雅俗共賞的個人風格,是因為他打破了世人對梅花的固定思維,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為美,不再孤芳自賞。在張仲甫的筆下,梅花不僅艷麗多姿,繽紛爛漫,更傳達了一種越挫越勇的奮斗精神,激勵中原,激勵古城開封。
在開封市諸多老書畫人眼中,張仲甫的畫有深厚的書法功底,在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努力把空間、質(zhì)感等表現(xiàn)方法融入中國畫的筆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形成了他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個性。張仲甫的梅花既繼承了宋、元以來畫梅大家的技法,又獨辟蹊徑,師法自然,著濃艷于渾厚,涵茂密于清逸。所以,他的畫雖然繁花累累,紛披爛漫,但給人的感覺卻是生機勃勃,沒有絲毫紅俗黑怪之感。張仲甫畫梅采眾家之所長,他的梅花作品在上世紀80年代便被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他的遺作也多被我國當代最高級別的美術(shù)館所收藏。張仲甫的書畫作品名揚中原大地,聲播海外,他可謂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封書畫界的領軍人物。
(作者:李晨翀 責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