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師也逗趣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7/26 9:22:4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朝皇帝重用讀書人,自己也每天學習提高文化修養(yǎng),甚至還有專門授課或陪讀的老師。有意思的是這些老師并不怎么害怕皇帝,相反,他們很輕松,有些老師甚至很幽默,經(jīng)常把皇帝逗得呵呵直樂。
宋朝仁宗皇帝上課的地方有許多處,天章閣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北宋皇宮里的一座建筑,其遺址就在河南省開封市的龍亭。天章閣原本存放著宋真宗的文卷和手稿,后來,這里被當作給皇帝解讀經(jīng)典的課堂。在這里給皇帝上課的老師稱為天章閣侍講。這天,上課的老師是楊安國,聽課的人除了皇帝還有其他的侍講和大臣。楊安國是山東人,說話幽默風趣,講課時愛用市井俚語,課堂氣氛很是活躍。那天,楊安國給仁宗皇帝解讀《論語》,講的是《雍也》篇。其中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一句話,大家都豎起耳朵想聽楊安國如何解釋這句經(jīng)典名句,只聽楊安國操著一口地道的山東話說道:“顏回甚窮,但有一籮粟米飯,一葫蘆漿水。”話音剛落,上至皇帝下至一旁伺候的小宦官都樂不可支,課堂氣氛一時歡樂無比。
在皇帝的老師中,楊安國算是老資格。他不僅知識淵博,還被仁宗皇帝評價為行義淳厚,是個淳樸厚道的人。然而厚道的楊安國偶爾也會跟皇帝開開玩笑或是發(fā)下牢騷。有次楊安國講到孔子的一句名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悔焉。意思是說,只要自愿拿十條干肉作為學費來見我,我從來都愿意教誨他。解釋完大意后,楊安國忽然想起老師們一直都是免費給皇帝授課的,于是忍不住對仁宗皇帝發(fā)了句小牢騷:“官家,昔孔子教人也須要錢。”意思是說:皇帝啊,您看從前孔子教學生也是要收課時費的呀。此話一出,有的大臣暗暗發(fā)笑,也有的侍講驚出一身冷汗,楊安國怎么敢向皇上要課時費呢?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仁宗皇帝在聽課前宣布發(fā)給每位侍講十匹縑絹。面對皇帝交來的課時費,楊安國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其他侍講卻不好意思,商量著把這些縑絹再捐獻出來。仁宗皇帝聽說后幽默地說道,你們把獎賞再捐回來,楊安國的面子往哪里擱呢?此話一出,眾人都放下心來,各自抱著各自的縑絹高高興興回家了。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