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的“垕”字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0/26 9:18:04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神垕的“垕”字,流傳有多次受到皇封的有趣傳說。
神垕故址原是肖河兩岸五個古老的村莊(二道街、寨子莊、朱園溝、茶葉溝、老窯坡)。唐宋以來,隨著陶瓷業(yè)的興起,這五個村莊逐漸連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規(guī)模的神垕鎮(zhèn)。據(jù)傳當年唐宣宗出游,路過河南魯山段店,只見煙火沖天,塵霧彌漫,煙塵向北吹至神廟,神像也被熏黑了。于是問地方官:“煙火熏到神前,瀆犯神靈,何不把窯搬至神后呢?”皇上金口玉言,遂將窯遷到了肖河兩岸的五個村莊一帶,自此中國版圖上就有了“神后”這個地方。這是“垕”字首次受皇封。
到了宋徽宗即位時,有鈞瓷貢品進朝,徽宗愛不釋手,連稱:“絕妙!奇珍!”并問珍寶產(chǎn)于何地。由于皇封,侍臣不敢名言,只在紙上寫了“神后”兩字獻上;兆诳戳“神后”兩字,又看看面前擺著的鈞瓷貢品,說:“神后出此珍寶,應以土為上。”當即提筆在“后”字上加了一個“土”字,自此,神后變成了“神土后(土在上,后在下)”。這是“垕”字第二次受皇封。
南宋高宗趙構登基后,又有鈞瓷貢品進朝。高宗同皇后在宮中玩賞,盡興之時,提筆欲為珍寶御提佳句;屎髶崦暺,不覺好奇地問道:“如此珍貴佳品,產(chǎn)于何地?”由于被擾亂了詩興,趙構不悅,順手在詩稿上寫了“神土后”兩字,擲筆拂袖出宮;屎笳痼@失色,稍微定神凝視“神土后”二字,也是極其不悅,怎么能把土壓在頭上呢?事過之后,趙構也覺得皇后所慮有理。為討皇后歡心,遂提朱筆將“土后”再改為“垕”,即如今的“垕”字。
清朝慈禧太后很喜歡鈞瓷紅里透紫的釉色。一天,慈禧又在把玩鈞瓷玉壺春瓶,大太監(jiān)李蓮英為討好主子,在一旁訴說了歷代關于“后”字的變遷。慈禧邊聽邊評:“把土托在頭上,以土壓人不妥,但將珍貴的瓷土踩在腳下也太可惜,還是像我這樣,把它拿在手里并行為好。”李蓮英拍手稱妙,連忙照著慈禧手持瓷瓶的姿態(tài)寫出了一個“垢”字。于是神垕又變成了“神垢”。但污垢的垢怎么能與生產(chǎn)神鈞寶瓷的神垕聯(lián)系在一起呢?于是,民間仍沿襲傳統(tǒng)用法,直到今天。
皇封的故事也許多帶有演藝和攀附的色彩,但卻真實反映了鈞瓷在歷史長河中的影響力。
(作者:許昌市旅游局 責任編輯:笑宇)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