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寶宮
相傳,明代中葉,一劉姓舉人進(jìn)京趕考,途經(jīng)天寶宮,夜宿石固古鎮(zhèn)。是夜皓月當(dāng)空,劉舉人賞罷“石梁皓月”美景,安然睡去。夢景中游覽一座金碧輝煌的寶殿,殿中一仙翁對他說:“若要中狀元,必游天寶宮。”老翁言罷,拂袖而去。
劉舉人清晨醒來,回想夢中之事,覺得蹊蹺,便向店家詢問:“此處可有宮觀?”店家說:“南京到北京,勝不過天寶宮,普天之下僅此一處。”循店家指點,劉舉人來到天寶宮。他信步漫游,來到始祖殿前,心中驚嘆不已,此殿與夢中寶殿一模一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舉目望去殿堂正中楹柱上高懸一聯(lián),云:“廟貌與天齊云來云去風(fēng)不定,畫工從地起花開花謝景常新。”舉人贊嘆不已,連呼:“絕對!妙對!情景交融,氣勢宏大,上品也!”
劉舉人旅途勞頓來到京城,誤了考期,十年寒窗,卻不能實現(xiàn)夢想,朋友無不為之惋惜。可天無絕人之路;噬险偌娕e人暢游御花園,要為新落成的一座樓閣征集楹聯(lián)。
劉舉人和友人邀一同前往。
那天,皇上御駕親臨。新科進(jìn)士們在“游龍閣”前揮毫寫下一副副楹聯(lián),皇上閱后都不滿意。劉舉人仰望那高峻秀雅的游龍閣,想起天寶宮真武大殿前那副對聯(lián),靈機(jī)一動,稍作改動揮筆寫下:殿貌與天齊運來云去鳳不定真是個空中樓閣,畫工從地起花開花謝景常新將毋同海上蓬萊;噬祥喓蟛唤采厦忌,珠筆一點:“妙!”。劉舉人對天寶宮對聯(lián)的一改(廟改殿),一添(真是個空中樓閣,將毋同海上蓬萊)使其一舉奪魁。事后,皇上得知劉舉人誤考期之事,便特批他為狀元,人稱“獨科狀元”。民間也有劉舉人僅僅將“廟”改“殿”獲御批“一字狀元”之說。從此,這副對聯(lián)也越傳越廣,留傳開來。夢游天寶宮,獨榜得狀元的故事也世代相傳。舊時天寶宮還有一通《夢游天寶宮記》石碑呢!
龍頭柏
據(jù)說,天寶宮門前的古官道旁,有一棵罕見的古柏,人稱龍頭柏。龍頭柏約有8米高,樹干直徑約1米,枝繁葉茂,生機(jī)盎然。奇的是,這棵柏樹在干莖腰處生出一支碗口粗的枝椏,伸出兩米長,旋即結(jié)出一大疙瘩,大疙瘩上相對生兩個小疙瘩,小疙瘩上長出兩根小枝。遠(yuǎn)遠(yuǎn)望去,如騰空而起的蛟龍,形象逼真。傳說龍頭柏能預(yù)知天氣,遇久旱,龍頭昂起,就會天降甘霖,龍頭低下,鼓起雙眼,天空彩虹現(xiàn),雨過天晴。傳說還有人曾看見過煙雨蒼茫之中,有群龍駕祥云而來,圍著龍頭柏飛舞嬉戲。可惜這棵奇柏在“文革”中被毀掉了。
鳳凰柏傳說
天寶宮柏林茂盛,郁郁蔥蔥,常棲神靈之物。傳有“鳳凰棲柏”奇聞。得道者曾目睹,一吉日傍晚,一只金鳳鳥自天而降,環(huán)繞宮墻西側(cè)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柏盤旋,翩翩飛舞,引得百鳥齊鳴,朝鳳而來,甚是壯觀。至日暮,百鳥隨鳳凰頃刻消失在古柏林中。翌日清晨,又見鳳凰攜百鳥自樹冠躍起,迎著朝霞飛向天際。鳳凰棲柏之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自天寶宮傳開。于是,人們便說這棵柏樹是鳳凰所變,或是想象中的鳳巢,稱之為“鳳凰柏”。信徒們便擇吉早晚祭拜,企盼能見到鳳鳥降瑞、百鳥朝鳳之景觀,并許下美好愿望。蒼柏棲鳳的故事也世代相傳。
蜜蜂柏傳說
傳說,天寶宮門前有棵有一棵神奇的古柏,蜜蜂特愛在上面筑巢。春暖花開,蜜蜂在柏樹枝頭筑巢釀蜜,數(shù)里之外可以聞到蜜香。此處蜂兒素有向善之靈性,有落難之人自樹下經(jīng)過,便施予香甜的“蜜窩窩”。對不勞而獲之人,卻絲毫不給,并給與教訓(xùn)。此舉惹惱了當(dāng)?shù)匾缓兰潱埱筇鞂殞m的道士施法力治之。道士說:“老子云:見富貴者無諂媚之容,睹貧賤者無輕侮之意,鑿而飲,耕而食,蠶而衣,一切必出于己,一介不取于人。蜂兒之篤信道祖教誨,豈可侮哉!”豪紳聽罷,怏怏而去。但心頭怒火難息,盤算著砍掉古柏,但迫于鳳凰、蜂神神威,遲遲未敢下手。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