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鹿臺風云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1/2 16:16:12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南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曾為《三國志·蜀書六》做過一段注解:“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
20世紀90年代初,射鹿臺上尚存兩通石碑,一通為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滕之瑚楷書“射鹿臺”;另一通系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立,碑文是這樣的:“許田射鹿其事,不見于經(jīng)史,豈陳壽輩為曹諱也!然關(guān)侯嘗語先主曰:許田獵下,若從某言,必無今日之日,是則實其事矣!”
由此看來,在歷史上確實有“許田打圍”一事。
許田狩獵之后,許田這個當年因許由牧耕而得名的地方,再次載入史冊。許田村西的這座“大臺”也被稱為“射鹿臺”。
圍獵完畢,獻帝啟駕回都。劉、關(guān)、張心中憤恨,路過陳紀村,留在陳紀茶樓休息,并在此地痛陳曹操欺君罔上,后來陳紀村就改名為“陳曹村”,一直沿用至今,現(xiàn)為陳曹鄉(xiāng)政府所在地。
射鹿臺原臺基占地30余畝,高3丈,臺上除建有亭閣外,臺中心還有清泉一眼。關(guān)于這眼清泉,有個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曹操斬了呂布,俘獲貂蟬,念其施展美人計除董卓有功,況且剛生下一子,便赦免了她,帶他們母子回了許都。到了許都,曹操不但為貂蟬設(shè)宴壓驚,還時常帶她到射鹿臺圍獵游玩。
一次,從樹林里跑出一只母鹿,一只小鹿緊隨其后。曹操眼疾手快,一箭射中母鹿。曹操又欲射小鹿時,貂蟬觸景生情,頓時淚如泉涌,放聲大哭,不能自制,并跪在射鹿臺上,請求曹操赦免小鹿。曹操看貂蟬可憐,慨嘆一聲,收回了弓箭。貂蟬立即沖下臺去,解開披風,把母鹿抱起,請求曹操派人速抬回許都,令神醫(yī)華佗精心調(diào)治。不久,母鹿起死回生,放回草木叢中,鹿母子團聚。
從此,貂蟬的美名傳得更遠。據(jù)說射鹿臺上的那眼清泉,就是貂蟬救小鹿時所流淚水積成的。
因射鹿臺附近地勢較低,常受洪澇之災,臺上的建筑早已被洪水沖毀,偌大的射鹿臺也被洪水沖刷得不足5畝。多次洪水泛濫,帶走了土地中的有機質(zhì),致使射鹿臺四周的田野變成了鹽堿地,莊稼無法生長。洪水退去,登臺四望,只見周圍茫茫蒼蒼,似瑞雪初降,故被后世文人稱為“許田積雪”,也是舊時著名的“許州十景”之一。清乾隆時期的許州知州甄汝舟曾寫詩描述當時的情景:
雪后偏宜玩物華,封條古樹盡飛花。
只登射鹿臺遙望,萬頃瓊田摻玉沙。
在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眼里,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成了美景,而當?shù)氐拇迕駞s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農(nóng)田。
[1][2]
(作者:許昌市旅游局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