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鐘鳴,當知在帝城,參差定難數(shù),歷亂百愁生。去聲懸窈窕,來響急徘徊。誰憐傳漏子,辛苦建章臺。
聽鐘鳴,聽聽非一所。懷瑾握瑜空擲去,攀松折桂誰相許。昔朋舊愛各東西,譬如落葉不更齊。漂漂孤雁何所棲,依依別鶴夜半啼。
聽鐘鳴,聽此何窮極。二十有余年,淹留在京域。窺明鏡,罷容色,云悲海思徒掩抑。
——北魏·蕭綜《聽鐘鳴》
這是一口什么鐘,敲得蕭綜百愁生?
這是一口懸在北魏首都洛陽的鐘。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記載,龍華寺在建春門外陽渠南,陽渠北有建陽里,建陽里有鐘一口,“撞之聞五十里”。胡太后見鐘聲傳得這么遠,就將鐘移到皇宮里,放置在凝閑堂前,讓宮內(nèi)講經(jīng)的和尚敲鐘計時用。后來,南梁的蕭綜前來投降,聽到鐘聲,覺得奇異,“遂造《聽鐘歌》三首,行傳于世”。
詩情凄苦,訴說著蕭綜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
蕭綜,南齊皇帝蕭寶卷的遺腹子。蕭寶卷荒淫殘暴,雍州刺史蕭衍起兵造反,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蕭寶卷被殺后,蕭衍逼死蕭寶融自己稱帝,建立梁朝。
蕭寶卷生前臨幸過吳美人,也就是蕭綜的母親,蕭寶卷死時,吳美人已懷有一個月的身孕?汕傻氖,蕭衍也臨幸過她,所以等蕭綜出生后,便認為這是自己的兒子。
蕭綜長大后,母親以實情相告,加上蕭衍其他兒子對他的排擠,他便投降北魏,梁朝則削掉了他的爵位和宗室屬籍,并將他改姓為“悖”。
蕭綜在洛陽聽到皇宮內(nèi)傳出的鐘聲,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聯(lián)想到自己一波三折的身世和無法預(yù)知的未來,忍不住悲從中來,這才有了如怨如訴的《聽鐘歌》。
凄苦的《聽鐘歌》似乎注定了蕭綜凄苦的結(jié)局。公元527年,此前跟他一樣投降北魏的蕭寶夤(yín)在長安起兵叛魏,他趕去投奔,途中被殺,終年31歲。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