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畫像(資料圖片)
鄧綏畫像 (資料圖片)
東漢時期的外戚,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極為活躍。他們多為功臣之后,又是皇帝倚重的“后妃之家”,權(quán)勢很大。也正因此,有人居安思危,有人飛揚跋扈,在洛陽城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悲喜劇。
功臣鄧禹
在東漢外戚中,南陽鄧氏名聲不錯,和扶風(fēng)馬氏不相上下。
漢和帝劉肇年輕有為,他的皇后鄧綏才貌雙全,德冠后宮。鄧綏和明德馬皇后一樣,是出色的女政治家,很注意約束娘家人,然而,從結(jié)局看,南陽鄧氏比扶風(fēng)馬氏要慘得多。
為什么?因為劉肇去世后,鄧綏長期攝政,鄧氏一族過于顯赫,不經(jīng)意間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話說回來,南陽鄧氏的顯赫,并非自鄧綏而起。她的爺爺鄧禹是東漢開國功臣,和光武帝劉秀交情很深,位列云臺二十八將之首。從他那一輩開始,南陽鄧氏就是東漢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門望族,攢下了雄厚的政治資本。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生于公元2年,比劉秀小幾歲。他少年時就結(jié)識了劉秀,一直伴在劉秀左右,為其出謀劃策,可謂赤膽忠心。劉秀對鄧禹信任有加,稱其有“蕭何之才”,曾拜他為前將軍。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稱帝后,在洛陽南宮論功行賞,蕭何以功勞最大位居第一。鄧禹能被劉秀視為蕭何,自有他的過人之處。比如,他雖統(tǒng)率大軍,卻從不濫殺無辜,對吏民悉心安撫。這樣一來,鄧禹大軍所到之處,百姓“皆望風(fēng)攜負以迎,降者日以千數(shù),眾號百萬”。這為劉秀贏得了民心,也為中興漢室立了大功。
公元56年,劉秀封鄧禹為司徒。漢明帝即位后,又拜他為太傅,不久鄧禹病逝。值得一提的是,南陽鄧氏一族顯貴,鄧禹卻從不居功自傲,也未敢放松對子孫的教育。
鄧禹有13個兒子,其中鄧訓(xùn)為第六子,自幼厭文尚武,禮賢下士,曾任烏桓校尉、張掖太守等。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鄧綏,就是鄧訓(xùn)的女兒、鄧禹的孫女。
鄧綏入宮
在南陽新野,鄧氏和陰氏都是大族,世代聯(lián)姻。鄧綏的母親陰氏,就是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堂侄女。
出生于公元81年的鄧綏,從小就特別懂事,深得祖母太傅夫人的喜愛。
史書記載,鄧綏5歲那年,太傅夫人已老眼昏花,還要給鄧綏剪發(fā),結(jié)果一不留神兒誤傷了鄧綏的前額。若是別的孩子,這會兒肯定喊疼,鄧綏卻強忍著一聲不吭。左右的人見了奇怪,問她為什么不叫,她說:“老祖母憐愛我,才親自為我剪發(fā)。我不叫疼,是不忍傷了老人的心。”
6歲時,鄧綏開始讀史,12歲即通曉《詩經(jīng)》《論語》。哥哥們讀書時,她常在旁邊提出自己的見解。母親見她一心撲在典籍上,不問居家事務(wù),就批評她說:“你不習(xí)女紅,天天就知道埋頭做學(xué)問,難道將來要當博士嗎?”鄧綏聽后,就白天做女紅,晚上讀經(jīng)典,啥都不耽誤。家人哭笑不得,給她取了個外號“諸生”。
鄧訓(xùn)生了5個兒子,卻對這個小女兒最為欣賞,平時有啥大小事情,都喜歡與她商議,父女感情很好。公元92年,鄧訓(xùn)在任上病死,鄧綏日夜哭泣,“三年不食鹽菜”,容顏憔悴,連親人都認不出她了。
其實,鄧綏長得極美,身材也好。服喪期滿,15歲的她被選入宮中。當年鄧禹曾感慨道:“吾將百萬之眾,未嘗妄殺一人,其后世必有興者。”鄧綏出生時,鄧禹已去世多年,他大概不會料到,正是這個未曾謀面的孫女,為南陽鄧氏帶來了新的榮耀。
鄧綏入宮后,日子并不好過,因為在此之前,漢和帝劉肇一直寵愛的是陰氏。這位陰氏年輕貌美,才藝俱佳,是陰麗華哥哥陰識的曾孫女,論起來比鄧綏還低一輩兒。她只比鄧綏大一歲,卻比鄧綏早三年入宮。現(xiàn)在兩個人成了情敵,免不了要上演一出宮斗戲。
母儀天下
公元96年,陰氏被立為皇后,鄧綏被封為貴人。她每日謙恭謹慎,善待宮人,小心侍奉陰皇后,生怕惹得這位皇后不高興。
不過,皇帝喜歡鄧綏,宮人愛戴鄧綏,這是誰都能看得出來的。陰皇后的風(fēng)頭被搶去了,她怎么可能不忌妒?
一次,鄧綏生病,劉肇特許她的母親和兄弟入宮探視,且不限制留宿時間。鄧綏深感不安,對劉肇說:“宮中禁地,外人不宜久留。如果陛下因為寵愛我,而使我們兩個人的名聲都受損,這是我不愿看到的。”劉肇聽了這話,覺得鄧綏眼光長遠,難能可貴。
宮中每有宴會,眾人都打扮得光彩奪目,只有鄧綏衣著樸素,且不敢和陰皇后的衣服同色。劉肇問話時,她都要等陰皇后說完,自己才說。劉肇體諒她的良苦用心,也感慨做人這樣委曲求全,實在太難了。
陰皇后見鄧綏在皇帝面前越來越得寵,而自己被日益疏遠,不知怎么辦才好。她思來想去,決定用“祝詛”的方法除掉鄧綏。正值劉肇病重,陰皇后在背后對人說:“等我得了勢,非把鄧氏滿門抄斬不可!”鄧綏聞言,聲淚俱下地告訴身邊人:“我盡心服侍陰皇后,不料仍不能為她所容,還說要將我鄧氏滅門。如今皇帝病重,我不如自盡以報皇恩,也可避宗族之禍,同時不使陰皇后落下罵名。”說完她就要服毒,幸被左右攔下。
劉肇病好后,以陰皇后失德為由將其廢黜,有意改立鄧綏為后。鄧綏稱病推辭,劉肇下詔說:“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鄧貴人德冠后庭,乃可當之。”公元102年冬天,22歲的鄧綏被立為皇后。陰皇后悔恨交加,被遷往桐宮幽禁,一年后郁郁而終。
當了皇后的鄧綏仍崇尚節(jié)儉,并不讓皇帝加封鄧氏一族。因此,在漢和帝執(zhí)政期間,其長兄鄧騭(zhì)不過是一名虎賁中郎將。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